第0433章 大家都來做編劇(第2/2頁)

“會長,剛才的人是伍振凱派來的?”

“多半是的,有沒有嚇到?”

“沒有,可我的美容覺被打攪了,睡不好,眼袋長出來怎麽辦。”上戸雅美抱怨的說道:“我們對伍振凱的評價是不是太高了,他怎麽出了這麽個昏招。”

“招倒不算昏,只是執行上出了點問題而已。”端起酒杯,把卡在嗓子眼的烤腸送到胃裏,“跟你說個冷笑話。”

“什麽冷笑話?”

“話說華囯古代,一旦大臣被皇帝賜死,沒有敢反抗,也沒人罵罵咧咧,都是謝主隆恩,然後乖乖的等著被弄死,知道為什麽嗎?”

“為什麽?”

“因為傳承和宗族,他們不想自己的族人跟著自己遭殃,老老實實領死,就是死一個,不老實就是死一大片,孰輕孰重,他們拎得清。

但是也有一個例外,明代有一個叫方孝孺的,他就很吊,當年朱棣讓他起詔書,他誓死不從,朱棣準備筆墨逼其就範,方孝孺拿起大筆,寫下四個大字:燕賊篡位。

看他這個德行,朱棣就怒了,跟方孝孺說:‘你就不怕我誅你九族?’

朱棣怒,方孝孺卻是大義凜然,他當時慷慨激昂的說道:‘誅我十族又何妨?’

方孝孺在歷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被奉為讀書人的楷模。可他的族人就慘了,就因為他這句話,八百多條人命給他陪葬,那真是人頭滾滾。”

“會長,九族我知道,第十族是什麽?”

“朋友和門生,他們有點冤,你說其他的都算親戚,一人當官,親戚肯定得些好處,朋友和門生就不好說了。

方孝孺的事情,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原來麽,朋友之間可以政見不合,後來不會了,在官場,只要是朋友,政見肯定是相同的,有共同的利益訴求。

你想啊,這出了事,朋友都會受牽連,不是因為共同的利益,明代官場的人就不會互相做朋友。利益一致,被牽連就牽連了,反正也不冤枉。

再加上為了防止誅十族再次落到他們頭上,明代的官員們幹脆把自己的朋友圈子搞的很大,滿朝堂大半都是朋友,這就讓皇帝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誅十族,你來誅啊,一殺就把朝堂給殺空,這天下可就未必姓朱了。”

“會長,你說的是明代的東林黨吧?”

“哦?你讀過明史?”

“學校裏有教過。”

“喔,東林黨太晚了不好說,明代早期的朝堂都喜歡結黨營私,這可能就有自保的心思在裏面。”

“所以,會長,你為什麽突然說這個?”

“沒什麽,伍振凱既然把潘多拉魔盒打開了,那我們帶來這麽多人,也不能只是過來帶薪春遊,得讓他們發揮職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