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6章 讀人(第2/3頁)

想來,那個牌樓應該還沒到立起來的時間節點,而不是他記錯了地方。

因為邊上的那間餐館,南易的印象還很深刻。

伍再盛來到南易面前,說道:“阿豪,冬月小姐,裏面就是華埠了,車子開不進去,需要步行。”

“那我們就走著進去。”

伍再盛走在前面,一路上給南易兩人介紹華埠的情況,南易的眼睛也四處打量著。

爵祿街道路兩邊的店鋪裝飾風格充滿了中土氣息,相比較紐約的唐人街,這裏給人的感覺更厚重一點。

店鋪的招牌有純中文的,也有純英文的,更多的是中英文結合,有的中文為主,英文是輔助,有的英文為主,中文是點綴。

透過這些招牌上的文字,就可以大抵猜測出來店鋪的潛在客人是以什麽人為主。

春節剛過沒多久,新春的氣息還保留著,很多店鋪的幌子邊上還掛著成對的紅燈籠,有些店鋪的大門上還貼著對聯,字體龍飛鳳舞,看起來造詣頗深。

南易看了幾副對聯都是不同的字體,可看的出來,這應該是出自一個人的手筆,華埠這裏應該住著一位書法大家。

一路走來,南易發現華埠和其他唐人街也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店鋪裏最多的還是中餐館,一家挨著一家,連成片;偶爾中間會夾雜什麽雜貨鋪、理發店、中藥店之類的。

“阿豪,這裏就是爵祿街,我們華人聚居的地方,有沒有一種親切感?”

南易輕輕點頭,感慨的說道:“還是這裏的感覺舒服點。”

“哈哈,那是當然,你也知道我們華人就是戀舊,盡管過來已經這麽多年,可有些深入骨髓的傳統,是怎麽也不可能抹掉的。”

“的確。”南易微微頷首,表示認同。

“走,我們接著逛,我順便給你們說一下華埠的歷史。”伍再盛走著,一邊介紹:“阿豪,近兩百年以來,在鷹國生活的華人華僑數量有四十幾萬。

雖然是分散在鷹國的各地,可只要有華埠在,我們華人之間的聯系就不會斷,華埠就是我們華人相互維系的紐帶。

爵祿街,是整個鷹國華人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最大的華人聚居地。

放在整個歐洲來說,這裏算不上最大,也算不上最早,但絕對是整個歐洲傳統味最足,也是最熱鬧的唐人街。”

說話的時候,伍再盛的語氣中不自覺的帶上一股自豪,這讓南易變得矛盾。

不忘傳統,不忘自己的根在哪,沒成為一個香蕉人,伍再盛的優點越多,就讓南易越難辦。

一路走著,伍再盛不時駐足給南易介紹邊上的店鋪,不時的有店主和伍再盛熱情的打著招呼,伍再盛也借機給南易等人做著介紹。

伍再盛沒撒謊,他在華埠的人面真的很熟。

不知不覺,南易等人已經走到街道的盡頭,時間也來到了飯點。

“阿豪,華埠我們也逛掉大半了,先去我的餐館吃飯,我們下午接著逛。”

“好,你是這裏的主人,我客隨主便。”

“哈哈,我的餐館可不在這裏,我們得去攝政街。”

“哦。”南易故意問道:“是不是因為這裏的中餐館太多,你才開到攝政街去,這樣可以避免競爭?”

“算是吧。”伍再盛敷衍了一句。

走了回頭路,取了車,又往攝政街駛去。

又是幾十分鐘過去,車子就停在一個店鋪外面的停車位上。

幾人剛下車,南易就看到一個六十來歲,穿著唐裝的老人從掛著靜閣軒招牌的店鋪裏迎上來。

“大少,你來了,怎麽不通知我?”老人來到伍再盛身邊就說道。

“劉叔,我帶朋友去華埠逛逛,順便過來吃飯。”伍再盛笑著說道:“阿豪,我給你介紹,這是劉叔,劉阿貴,我家的老管家。

劉叔,這位是宋子豪,旁邊的是他的女朋友冬月梓,他們剛從京城過來沒多久,就住在我家旁邊。”

“劉叔好。”南易拱了拱手向劉阿貴打招呼。

“宋生,冬月小姐,你們好,歡迎來倫敦。”劉阿貴也客氣的向南易兩人問好。

剛才還不明顯,劉阿貴這句話一出口,南易就聽出來了,劉阿貴雖然說的是國語,可明顯夾著圍頭話的特有詞匯。

而圍頭話是寶安和香塂新界的土話,雖然也屬於粵語系,可其實略有區別,就如同京城話和普通話之間的差異有點類似,不懂普通話的人也聽不出京城話和普通話的區別,可懂得人就能聽的出來。

“劉叔,聽你的口音像是深甽人。”

“宋生的耳力真好,我確實是寶安人,不過不是墟上的,是寶安的鄉下人。”

“哦,是這樣啊。”南易點點頭,心裏略有所思。

“南易,這是我的飯館,現在由劉叔在打理著。”往裏走的時候,伍再盛再次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