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7章 陽光照不到的角落(第4/5頁)

一起到了廠裏,陳維夼把人給叫了過來,領頭的兩個人南易都見過,一個叫陳於修,一個叫陳鳴鏑。

碣石衛城明清時期都是海防要塞,海丯民間的武風興盛,兩人都學過劉亞梅創的吞吐拳,算是劉亞梅的徒子徒孫,經過多年的實戰,擂台博弈不一定行,生死拼殺那可就是一把好手。

“大先生。”

“大先生。”

兩人給南易打了一個招呼。

“別叫我大先生,直接叫我南易。”南易和煦的和兩人說道:“走吧,跟我上街去逛逛。”

南陳村的幾個廠都在上步工業區,處在現在深甽的主要發展地帶深南大道沿線,南易要在市區逛,只要走幾步路也就到市中心了。

市中心這一代治安還是挺有保障的,比較亂的地方靠近鄉下,鎮上那些自行發展出來的小工業區。

深南大道邊上依然很荒涼,現代化的建築一坨坨的,從高空往下看,猶如爛泥塘裏的幾坨牛糞。

馬路上,面包車、小轎車、小貨車、自行車、牽牛的,步行的人都有,現代化和落後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既格格不入,又顯得和諧。

車子走幾步就從排氣管裏吐出一口黑煙,牛走幾步,就噗噗噗的賞賜給大地一坨牛糞。

馬路邊上,兩個叼著煙的男人拖著一個賴在地上不走的婦女,在他們身後有一輛推土機一路跟著,把一棟老房子給推倒。

隨著轟隆聲,婦女的眼裏沁出了淚花。

是啊,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高樓大廈,或許這個婦女更喜歡自己的狗窩。

婦女這一類人,會有一個響亮的稱號——釘子戶。

走過一個村子的路邊,幾個孩子在那裏玩打瓦,他們的不遠處立著三塊石頭,打中的人留下,打不中的閃到一邊。

這個村子,已經邁開步子往城中村前進,這些孩子二十年後,都會踩著人字拖,手裏拎著一串鑰匙,無聊的收著房租。

再走一段路,來到一片爛房子,巷子口,一個姣婆倚靠在磚墻上,手裏叼著一根煙,天氣已經有點涼,可她依然穿的很清涼,猶如一個七月的太陽,目光蟄的人心癢癢。

南易走過,女人就挑釁的睖了他一眼,“帥哥,打撲克嗎?”

“好啊,我們有十個人,大家一起玩德州撲克?”

“五百塊,別拿我當人。”女人根本不吃南易的軟釘子,再次挑釁。

“女俠,甘拜下風,後會有期。”南易抱了抱拳,灰溜溜的跑路。

南易的後背上,女人放肆的嘲笑直接粘在上面。

路過中心廣場,幾個婦女在那裏跳著廣場舞,沒有音樂,就在那裏幹跳著,這跳的什麽舞,南易也看不懂。

只是看著那個領舞的跳的很好,多半是專業舞蹈團退休的。

等拐了一個彎來到東門老街,左耳朵飛進來張德蘭的《情若無花不結果》,右耳朵裏鉆進來《偏偏喜歡你》。

還真是巧了,《偏偏喜歡你》這個版本,本來就是陳百強為了參加東京音樂節,找到周啟生給他改編過的,而改編參照的就是《情若無花不結果》這首歌的風格。

這時候來深甽出差的外地人,或者在這裏打工的人,在空閑之余,都喜歡來逛一下東門,而這裏最暢銷的是日本味素和香塂脯幹,南易已經見到幾個穿著“廠幹部”服裝的人買了滿滿的一個旅行包。

脯幹,南易還能理解,這味精買這麽多幹嘛,國內也不是不產味精,難道就因為是洋品牌?

除了這兩樣,外地來的還喜歡來東門這裏看布料、服裝,看著一個個也都是一大包一大包的背著,都是這樣一件、那樣一件不帶同樣的,明顯不是倒爺,而是給熟人帶的。

這時候的東門老街雖然只有低矮的老房子、狹窄的老街道;但,卻是做生意的寸土寸金之地。

街道兩邊店鋪一家挨著一家,有賣食品的、有賣服裝的、有賣布料的、有賣電子電器的、有賣金飾的、除了軍火,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這些東西,大多是從香塂走水過來的,少部分通過正規渠道進來,都是北邊見不到的寶物。

老街到處人頭攢動、人浪滾滾,有給自己買東西的,有幫熟人帶東西的,有販東西回內地倒賣的,有南易這種純粹閑逛的,擁擠的人群,仿佛要把老街低矮的老房子、狹窄的老街道擠爆。

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賣貨的把價格高高擡起,買貨的攔腰一刀砍下,成為當下做生意的必要步驟;侃價的歷史大概就是從這個時候,在這裏、在高第街、在易發街誕生。

但凡有本事在東門這裏搞到一塊巴掌大的鋪面,基本就能等著數錢。

一路走過去,南易看到不少店鋪老板手裏都捏著厚厚的大團結,也有不少從外地過來的人,看著他們手裏的錢咽著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