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2章 一枝梨花壓海棠(第3/4頁)

在一個行當壞了這種規矩,那你就別想在這個行當混了,同行會聯合起來擠兌你。

看到好東西撕破臉的競價,桌子底下互相遞刀子,那都是後來的事。這年頭,能看到的好物件不少,大家分分也夠,互相之間都比較謙讓。

本想把服務員叫過來問問價,南易一尋思,得,這都在國內了,想到這個,趕緊自己邁開腿走到服務員邊上,“同志,那留聲機怎麽賣?”

“四十五。”

“好咧,那我買了。”

南易趕緊去收銀台付錢開票,拿到票,就讓校花趕緊先抱出去。

先把東西放好了,免得一會發生什麽狗血的事情。

南易已經見到信托商店門口進來兩老外了,要是老外看上他的留聲機,南易要是不掀桌子,這留聲機真保不住。

南易繼續逛,又看到了一對官帽椅。

官帽椅,顧名思義是由於像古代官人所戴的帽子而得名。從官帽椅造型側面看,扶手同帽子的前部相似,椅背同帽子的後部相似。

在線條處理上,椅面、椅腿、橫档基本上做直線處理,從功能上考慮,椅背略做彎曲,變呆板為靈動。官帽椅是明式家具的代表作之一,是椅類中的極品,可分為南官帽椅和四出頭官帽椅。

南易站在一對椅子前,前前後後的看了幾圈,才確認下來,這對椅子應該是清代早期的黃花梨鑲癭木如意雲紋南官帽椅,蘇作,不算太名貴。

看了看邊上立著的牌子:官帽椅,¥50.00。

南易算了一下,如果是去鬼市或者去掏老宅子,他一動起來,油費加上校花他們幾個的人吃馬嚼,找一對這樣的椅子,成本可能還超過五十。

不算貴,可以拿下,而且有收據,也算是來源清晰,將來更能賣上價。

這年頭,除了古玩行當裏的人,普通的百姓根本不重視什麽老物件,追求的就是三大件彩電、冰箱、洗衣機,元青花的鹹菜缸子,成化鬥彩雞缸杯的貓食盆也不是見不著。

想想也知道,要是這種事情沒有真實發生過,後來那些埋地雷的又怎麽可能騙的了人。

特別是那十年一過,一些人被落實了政策,一些古物件被發還,但是懂行的家人已經走了,留下了不肖子孫直接把金子當狗屎賣;

很多名貴物件三瓜兩棗的就給賣了,又被其他主給撿漏,過兩年靠著撿漏的東西發家致富。

古玩行當裏為什麽有些行內人接受,但是外行很難理解的規矩?

很簡單,坑、蒙、拐、騙、偷、贓、生[生坑,盜墓],古玩行當裏的人至少得沾一樣,有些幹脆七毒俱全,為了粉飾自己,也是為了擡高逼格,用文化和規矩包裝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說到底,也是一場生意,和其他行當要恭恭敬敬歡迎下次再來不同,古玩行裏賣了贗品給你,還可以唾棄一聲,罵你一聲棒槌。

你還甭想找後賬,你那叫打眼,叫交學費,買了贗品只是因為你肚子裏都是草包,人家騙了你,那叫智慧。

南易有想法找一票造假,不,應該說仿古的高手,過兩年先把古玩行當沖擊一個稀巴爛,然後再慢慢重新培育市場。

這個想法先預留,等找好合作夥伴再說。

南易把椅子的錢先付了,接著看其他東西,奇怪了,有些有價格牌,有些卻沒有,剛才留聲機他就沒看到價格牌。

“記得以前都有價格牌的啊,難道是為了方便收外匯券?”南易嘀咕了一下,很快就被一沓黑膠唱片給吸引住了。

走過去翻了翻,都是民國時期的唱片,姚莉、白光、吳鶯音、白虹、龔秋霞、周璇、李香蘭的都有,把其他人的都一一錯過,南易只盯著周璇的挑。

他奶奶方夢音喜歡周璇,南易自己也喜歡,而且從升值的角度來說,只有周璇的唱片比較值錢,誰讓周璇已經不在了,其他幾個都是壽星呢。

一陣挑,南易挑出來兩張周璇的,然後在看到一張唱片的時候停住了手,把唱片掏了出來,看著唱片上的兩個手型圖案,又看了看唱片的厚度。

沒錯,這是蘇修五十年代的“骨碟”。

南易又看了看裝唱片的紙封套,這應該是隨便找了個封套,不是原來的,這就搞不清楚骨碟上到底是什麽歌曲了。

不過要用到骨碟的,最大的可能應該是比爾·哈利的《晝夜搖滾》。

50年代的蘇修,流行音樂愛好者想方設法獲取最新潮的搖滾樂。一些狂熱的樂迷發明了用廢舊X光片翻錄黑膠唱片的技術,從此,“骨碟”作為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盛行於整個蘇修,在它短暫的生命中,記錄了一代年輕人的苦與樂。

南易猜想,這骨碟肯定是當年的蘇修專家留下的,那個年代去蘇修留學的人,不可能帶的回來這種骨碟,海關檢查那一關過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