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3章 共同富裕計劃(第2/3頁)

所以,在我們發展的過程中,始終要貫徹‘二八原則’,所有的利益,我們取二,給其他地方的農民兄弟留下八成。

這條路很難走,要有人流汗、流血,也可能會被詆毀、誣陷,甚至有可能丟命。在利益面前,沒有什麽含情脈脈,有的都是刀光劍影。

現在,我們只是在深甽附近打轉,估計已經遇到不少不公了吧?”

“是啊,每個地方都有賣菜的,也都有狠人,有些地方已經有菜霸,我們過去販菜,他們就會找上門,逼著我們把菜便宜上給他們。

要是不答應,菜就會被偷被搶,人也會被打。一年下來,總要損失好幾車的菜,總要被打傷幾個,好在也沒有被打的特別厲害的。”

“正常,我們就算不主動挑起爭鬥競爭,其實也已經觸動了別人的利益。當年,就是為了搶糞,我和為民在公社都不知道打了幾架了,嘿嘿,去一次打一次。

所以啊,阿嬸,墾殖集團要擴張,但是不要擴張的太快,先在粵省發展。

前三年就龜縮在深甽和附近,往西到弗山就停,往東只到恵州。

這一片都是商業氛圍比較濃郁的地方,都盯著招商引資辦廠,沒多少人會把目光放在農業上。土地呢,恨不得都變成廠房,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不會太高。

在這些地方發展,就可以變通一下,不一定要聯合種植,可以借他們的田地,從內陸省份招農民過來種植。

怎麽規避用工的風險,你可以問一下村裏的法務,讓他想個辦法。

至於該種什麽菜,阿嬸你也浸淫了好幾年,比我這個光說不練的肯定更清楚。”

“這個我知道。”

“嗯,這是關於蔬菜,至於水果,現在的政策還不能讓我們展開聯合種植,所以以收購、販賣為主,等將來政策松動了,我們再議。

不僅是蔬菜,我們還要把目光延伸到水產養殖、蜂蜜的上面。

水產,其他的先不考慮,我們先從鰻鱺[鰻魚]開始。

日夲人特別喜歡吃鰻魚,也有伏天土用醜日吃鰻魚的傳統。他們早上不像我們喝稀的,都是吃幹飯,配上一條烤鰻魚,再來個味噌湯、納豆。

不僅是早上吃,其他時候他們也喜歡吃,每年日夲人就得吃掉十幾萬噸的鰻魚。光他們日夲自己養殖,根本供不上消耗。

從1968年開始,台塆和南韓就開始養殖鰻魚,而我們國內,確切的說就是粵省也從1975年開始養殖。不管是哪裏的,其實主要都是銷往日夲。

鰻魚這個東西,養殖起來不是太容易,要是養死了,損失會非常大。就那個鰻魚苗根本沒法人工培養,只能去海裏抓,一條鰻魚苗我們去收購估計得幾塊錢。

可一旦養好了,這利潤就非常高,一條鰻魚我們掙十幾塊,將來可能會有幾十塊。

這是屬於高風險、高投資、高回報的養殖行業,運氣好,幾年我們就能賺幾億,運氣不好,我們就要往裏面賠過億。

我們投資的起,風險也擔的起,所以鰻魚養殖,我們文昌圍一定要搞。

可我們也不能盲目的搞,開始之前,我們先要學習。

阿嬸,你問問小隊裏誰想搞水產養殖,先問,把有想法的人名單弄出來。過了年,我想辦法找一個鰻魚養殖的專家給他們上課,一邊學,一邊送他們去南韓參觀學習。

等學的差不多了,再讓他們去弗山那邊的鰻魚養殖場打白工,不要工錢,哪怕是倒給錢都行,只要能學到技術和經驗。”

“小隊的人可沒幾個有文化的,他們學的會嗎?”

“那就在墾殖小隊重開掃盲班,要讓每個人都學習,不求舞文弄墨,但是每個人起碼得識字。對了,還得教會他們最基礎的算賬。

等改組成墾殖集團,職工的薪資結構裏要增加一個文化獎金,文化水平越高,獎金拿的也就越高。

還要搞技能等級,和職稱一樣,這也和工資掛鉤,等級越高,工資級別也就越高。

要在集團內部形成一種主動學習的風氣,哪怕學的東西在他的本職工作中作用並不大,也要在待遇上有所體現。

說難聽的,就算是吹口哨比別人吹的好,每個月工資都得給他加幾塊錢。

學無止境,將會是我們墾殖集團的企業文化之一。

阿嬸,你也要學習,就從搞懂我說的企業文化是什麽開始學起。”

“學就學,你阿嬸我不但要學什麽企業文化,我還要學洋文,就那個My name is葛翠竹。”葛翠竹嘴裏說著白話版的英文。

“哈哈,阿嬸你碰到老外了?”

“那有什麽稀奇,現在城裏老外不要太多,上次我還碰到一個老外要和我拍照,那老外眼睛瓦藍瓦藍的,個頭也高,得有一米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