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誕生之日(第3/3頁)

幸好,寫得隱晦,有“解釋”的余地。

詹子延平靜地回復:“就是我父母不願供我繼續讀書那件事,你知道的。”

駱愷南的目光落回書稿上,看向緊隨其後的那段話:

「猶記得,那時我不知從哪兒看來一句話,始終激勵著我:‘人和樹是一樣的,越是向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後來我才知道,這句話出自《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我也由此與哲學結緣……」

十四歲。

通常來說,在讀初二。

而詹子延在葉建豪的飯店裏說的是,初中畢業後,父母不想繼續供他讀高中,所以去打暑期工,那會兒應該是十五歲。

時間似乎對不上。

不過也有可能是詹子延讀書早,這種情況也不稀奇。

駱愷南沒多想,合上書稿,塞回桌上的小書架裏,問:“想出去吃晚飯了嗎?”

詹子延點頭:“去吧。”

兩個人身上都穿著外出的衣服,套上鞋就出門了,駱愷南沒有打車,推出了自行車棚裏的那輛大二八,長腿一跨,拍了拍後座:“上來。”

詹子延坐上去,猶豫半秒,摟住了面前的腰。

駱愷南抓起他的手,讓他摟得更緊,然後一蹬踏板,平穩地騎了出去。

天色未暗,路上都是行人,他家靠近晉大,隨時可能遇上學生。

詹子延的心臟撲通撲通狂跳,臉貼著駱愷南寬厚的後背,不敢擡頭。

他正在做一件迄今為止最出格的事。

將他的愛戀公之於眾。

上一次這麽出格,也是他的生日,14歲的生日。

鄉下縣城沒幾個家庭能買得起蛋糕這種高档貨,在小賣部買了幾包辣條分給同學就算請客了,男生們午休時聚在一起吃,有人問他喜歡班上的誰。

很尋常的青春期問題,可彼時天真年幼的他給了一個不尋常的回答。

他說了身旁一位有好感的男生的名字。

情真意切,言辭誠懇。

在此之前,沒人告訴過他不能這麽答,所以他不明白,為什麽他說完之後,所有男生的臉色都變了。

也不明白,為什麽自己只是表達了喜歡,就要遭受後來的種種。

如今的他早已明白,錯不在他,而在於那些荒謬的思想。

可那些思想附在他額頭的舊疤上,附在他痛楚的回憶裏,成為無形的枷鎖,軟禁他多年。

是駱愷南給了他掙脫的勇氣。

準確來說,今天才是他的生日。

是他重獲新生、真正的自我誕生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