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72、蓮心

魏姝自小被父皇極盡疼愛, 生母雖然早逝,魏姝對她沒什麽印象,但是聽父皇說, 她的生母也是很疼她的。

在沒見到二夫人這樣的母親之前, 魏姝以為, 天底下的孩子,即便不是個個都被父母疼進骨子裏,也絕對不會有父母盼著孩子不好,故意傷害自己骨肉的。

但二夫人的事卻告訴魏姝, 這世上,並不是所有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

魏姝並不想同意惡意揣測如夫人, 可是,如果她和如夫人易地而處,如果當時推了弟弟的人是昭兒——即便昭兒親口承認, 即便她自己再深明大義, 也會忍不住偏私, 會想盡辦法為昭兒辯解開脫, 而不是說什麽“要是沒有弟弟就好了”這種話,變相地指認他。

孫媽媽見魏姝臉色不太好, 以為是不滿自己說了嘉王的不好,急忙又說道:“那時候王爺還小,五六歲的年紀, 還不知事的,更不懂得輕重,當時肯定不是故意的。再說, 小時候誰有不犯錯的, 看看現在, 誰見了王爺不誇一聲溫和知禮?”

魏姝見她誤會,並沒多解釋,只朝她安撫地笑了一下,道:“你接著往下說吧,二公子被救上來之後,怎麽又丟了?”

孫媽媽接下來說的話,倒和謝虔那天所說的,相差無幾:“因為二公子被救起來後,並無大礙,侯爺便只把這件事當做小孩子之間爭寵,下手失了輕重,並沒有太苛責大公子,可誰知道一向溫婉的大夫人,卻忽然強硬起來,要求侯爺必須嚴懲大公子。侯爺不同意,大夫人頭一次和侯爺吵了架,然後一氣之下,便帶著二公子回了娘家。

“侯爺在大夫人走後,就已經後悔了,隨後就讓人把大公子送去了嚴華寺思過,本來想著過兩天等大夫人氣消了,就接她回來,可惜世事難料,沒等到侯爺去接,就在大夫人回娘家的路上,突然就出事了。”

孫媽媽惋惜地嘆了口氣:“當時大夫人已經又有了身孕,二公子被擄走,她身上的那個也沒保住,一下子痛失兩個孩子,大夫人悲痛欲絕,不吃不喝也不說話,明顯自個兒也不想活了。

“侯爺也沒想到,自己一念之仁,要搭進去三條性命,十分後悔自責,為了能讓大夫人吃藥吃飯,還說過只要大夫人肯開口,就是現在讓他殺了大公子也使的。”

“當然,大夫人並沒有這麽狠心,”孫媽媽又補充道,“侯爺也只是說的一時氣話,後頭還讓人給大公子送了許多吃食和衣物。再後來,大夫人氣消了,就又把大公子接回了府。因為大夫人前頭傷了身體,很難再有孕,就由侯爺做主,把大公子放在大夫人膝下撫養。”

魏姝回想在神京的時候、以及回西北這一路上,大夫人對謝蘭臣處處忽視,甚至有意為難,可半點兒不像是氣消了的樣子。

如果當年真的是謝蘭臣推了謝子期,謝夫人不喜歡他,也算人之常情。可如果謝蘭臣是替人頂罪,從五六歲年紀到現在,這些年來,該受了多少委屈……

孫媽媽已經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說了,魏姝送走她後,下意識問一旁的翠微:“王爺這會兒在府裏嗎?”

翠微答道:“王爺剛從外頭回來,這會兒正陪小郡王在湖邊摘蓮蓬呢。”

魏姝略猶豫了一瞬,拿起扇子,也去了湖邊。

湖邊的樹蔭下有一套石桌石凳,魏姝剛一走進,就看見父子倆正坐在石桌前,剝蓮子。準確地說,是謝蘭臣坐著,昭兒因為個子太矮,只能站著才能夠到桌上的蓮蓬。

只見昭兒拿過一個蓮蓬,費力地從中間扣出一顆蓮子,再把蓮子放進嘴裏咬一下,然後再用手剝掉被咬破的綠色軟殼,就得到一顆白嫩的蓮子。

可他卻沒有去心,直接就把剝出來的蓮子放進了嘴裏,沒嚼幾下,立刻就被苦得臉皺成了一團,下意識低頭想吐掉,對面的謝蘭臣卻慢悠悠地說道:“你忘了爹爹才教過你的那首詩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即便東西不合口味,也不該浪費的。”

說著,他自己也吃了一顆蓮子,表情並無異樣。

昭兒也跟著把口裏的蓮子吃了下去。但見謝蘭臣並沒有被蓮子苦到,又想到自己之前吃的糖蓮子,也不是苦的,皺著眉想了想,覺得可能是自己挑的那個蓮蓬壞了,才會長出苦的蓮子,於是便把那個壞蓮蓬單獨放在一旁,又拿過一個新的,從中間又剝了一顆,放進嘴裏。

毫無意外,昭兒再次被苦得皺起了臉。

魏姝遠遠地看見,昭兒就這樣一連吃了三顆苦蓮子,謝蘭臣卻仍舊不提醒昭兒去蓮心,忍不住快步走上前,不悅道:“有你這麽當爹的嗎?”

謝蘭臣突然被責問,卻笑了笑,解釋道:“奶娘說,昭兒最近幾天,夜裏總是睡不好,方才大夫來看過,說是並無大礙,只是小孩子虛火旺,這時節,剛好可以用蓮子心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