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一百五十四 大唐的皇位可真難

唐高宗時期

真正的李治狠狠蚌住了, 他無語了好一陣,問隨伺的宮人:“皇後呢?”

這個問題宮人當然是答不上,有幾個腦袋敢在皇後宮裏放耳目啊, 宮人靈機一動:“奴婢這就去請皇後。”

李治揮了揮手,“去吧。”

話剛出口, 李治又後悔了:“等等,別去了。”

被朱元璋版的媚娘百般勾引,感覺尷尬的還是他, 萬一最後成了,媚娘還指不定怎麽笑呢。

還是別去了。

武周時期

武則天在腦海中想了一下李治被涕流滿面的‘自己’嚇得後退的場面,“噗”地一聲笑了出來。

這朱元璋搞反了啊, 她和稚奴只哭一個的話, 那肯定是稚奴哭啊。

在稚奴面前哭除了能惹煩他, 其他大概沒什麽作用吧。

“每回天幕出現, 陛下都笑得這麽開心, ”上官婉兒抿唇一笑, 仔細端倪武則天, 道:“顯得陛下更年輕了。”

武則天:“後世可真有趣,恨不得一見。”能寫出這麽多有趣的書, 後世的女子才華卓著啊。

若是她從現在發展女科, 讓女人和男人一樣站在朝堂上,要多少年才會看到‘誰言女子不如男’的局面?

她還能看到嗎?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正忙著君臣相得,沒時間心疼還沒出世的李治。

倒是東宮麗正殿的長孫皇後眉眼含笑, 頗為同情地撫著還未顯懷的肚子, “等你出世知道這些會是什麽表情呢?”

一邊說一邊笑,完全看不出有同情的意思。

洪武時期

朱元璋已經不想說話了,他怕一說話就忍不住吐血。深呼吸, 不生氣不生氣。

丫的,還是好生氣。

男兒流血不流淚,他怎麽可能是那種哭哭啼啼的人,後世人的盡抹黑他。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不發一言。腦子卻飛速轉動,天幕對他頗有微詞,卻對秦始皇這等暴君多加贊譽,還稱之為千古一帝。

還有漢武帝,雖雄才大略,有功後世,但不能謙抑自損,撫輯民庶,以安區宇,好功生事,卒使國內空虛,民力困竭[1]。遠不如漢高祖、漢光武,然而卻是漢武帝被稱為千古一帝。

當年在軍中,他跟著李善長讀書認字,自李善長給他講漢高祖豁達大度,知人善用,不嗜殺人,五年平天下,成就帝業的故事後,他就對史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些年來,史書可沒少看,對於歷朝歷代的皇帝他也有不少了解。秦始皇橫征暴斂,與夏桀商紂隋煬一樣,是千古暴君。

漢高祖皇帝除嬴平項,寬仁大度,威加海內,年開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鹹安。

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2]!

哪個不比秦始皇強?

他布衣出身,天幕也說過自古得國之正者唯他與漢高祖,評價不算低。

況且他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建立大明,收復了自五代十國起就丟失的燕雲十六州,後又定下種種國策,雖比不上唐太宗,但比之漢高祖還是不差的吧?

且漢高祖軍事上依賴韓信,沒了韓信之後就出現了白登之恥,他軍事上可沒怕過誰,水軍、騎兵、步兵樣樣行,比漢高祖還強一些吧?

可是為何後世那些閑書中總是抹黑他?

朱元璋眉頭緊皺,突然間想到什麽,猛然擡頭,天幕上賣書的是個女子。

那些書裏的主角大多數是女子,後世對武後的評價也頗高,還有一點就是天幕曾經提到過在後世男女平等。

是因為他下令讓命婦裹腳,不許後宮幹政,讓宮妃殉葬?

朱元璋想通後眉頭皺得更緊了,手指不停敲打著手邊的扶手。

心裏煩躁得很,就因為這個就抹黑他?從古至今都是男尊女卑,自古後宮幹政就沒有好事,他杜絕後患有何錯?

還沒等朱元璋想明白,天幕繼續念道:

【毫無疑問,朱元璋失敗了。畢竟老朱是個直男,他哪能理解女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呢。他打從心裏抗拒成為女人,自然不會帶入女人的視角去思考問題。

加上老朱的出身,他也很難理解並且融入大唐貴族女子的想法,在他看來,女人就會一哭一鬧三上吊那幾樣。

熟不知大唐的貴女恣意張揚,根本不是飽受打壓過後的明朝女子能比的。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李治根本不愛梨花帶雨那套,人家喜歡的是禦姐。

朱元璋失敗後已經放棄了後宮路線,他打算走迂回路線,先混個一官半職的,然後再舉兵謀反。

他並非全無希望,史書記載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浙江一帶農民不堪官吏貪求及豪強逼掠,陳碩真與妹夫章叔胤在睦州清溪縣的覆船山六甲四十八黨(今白際山脈主峰擱船尖雲心寺)組織農民起義,自稱“文佳皇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