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一百零二 怎麽又是上中下三冊

【古代沒有導航, 甚至能攜帶的指南針都是北宋時期才出現的,在這之前並沒有可以便於攜帶的指南針。

這本野外求生手冊裏有教怎麽制作簡易的指南針,以及通過種種分析識別方向。

不過古代地廣人稀, 路很少,一條路走到黑沒準就能走到有人煙的地方問路。但打仗不一樣,行軍路線圖向來是要保密的,走的肯定不是一般的大道。

這種情況下就比較容易迷路,比如被後世調侃為“迷路侯”的李廣就在漢匈之戰中迷路過三次, 錯失軍機。

假如李廣能有一本野外求生手冊, 也不至於在草原上找不到方向,延誤戰機。

還有打了敗仗之後軍隊會潰散, 四處逃串,這些兵有些能聚回來,有些就真是逃兵了。如果事先訓練過, 交代將士潰散後如何集合,這種情況不就能避免了嗎?

以及怎麽找水源,如果你不幸在草原、沙漠中迷了路, 找水源絕對是頭等大事。人如果在沒有食物只有水的情況下還能撐七天, 但如果沒有水, 三天都撐不了。】

大秦

秦始皇來了興致,“野外求生手冊?”

這分明就是為了行軍量身定做的手冊, 行軍最怕什麽, 當然是迷路和斷水斷糧,若是能有這麽一本手冊,只要不是個傻子就死不了。

再配合之前的指南針,要是還找不到路,那還是解甲歸田吧, 別丟人了。

韓信雖然沒有打過仗,但以他對軍事的敏感,自然也發現了這本野外求生手冊的不凡,臉上露出了“想要”的表情。

他才是韓信啊,要送就送他啊!!

歷來兵書都只說戰術策略,可不會說行軍途中該如何,後世居然連這都有總結。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李廣…李廣覺得自己膝蓋又中了一箭,他憋屈地看了一眼天幕,心裏極為不爽。

衛霍是厲害,可他李家也不差好吧,出身將門世家,先祖李信乃秦時名將。

而他歷經三朝,為大漢沖鋒陷陣,戎馬一生,雖有小錯,但罪不至此吧?

為何後世只記住了他迷路,卻記不住他的戰功。

“要是真有野外求生手冊就好了,朕一定買!”根據後世小說的尿性,劉徹不覺得小說裏真的會有野外求生手冊。

十有八成是和衛青那本軍用急救法一個樣,只在書中提了一嘴罷了。

不過話說回來,天幕這回到底會賣什麽書呢?

衛生紙、水泥、玻璃、肥皂、礦山炸藥、棉花、羊毛甚至還提到了兵書,現在又來一本野外求生手冊,劉徹眉頭緊皺,這套書說得未免也太多了。

該不會有很多書吧?

劉徹心裏有些不安。

霍去病目光灼灼地盯著顧清瑜手裏的書,這野外求生手冊不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嗎?他可太需要了!

有了它,完全可以不用帶糧草嘛,打到哪裏吃哪裏。

後世有這樣的好東西為什麽上次不給他,明明他比韓信更需要啊!

霍去病一邊心裏碎碎念,一邊打開余額面板。

洪武時期

朱棣越聽眼睛越亮,他想要,好想好想。

可看了一眼余額,朱棣火熱的心瞬間拔涼拔涼的。

坐在他旁邊的是周王朱橚,一眾兄弟中朱橚和他最要好,朱棣直接開口道:“你還有多少余額,先借我使使。”

朱橚苦著臉,小聲道:“有父皇在,我哪裏有多余的余額?”早就被搜刮幹凈了。

朱棣:“……”

【韓信看了陰嫚特地為他準備的野外求生手冊,感動得不行。

他對陰嫚許下定當凱旋的承諾。

其實陰嫚都不用刻意對韓信畫餅和鼓勵,以及戰略戰術、野外求生之類的幫助,韓信缺的只是機會,只要給他機會,他肯定能走上原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以少勝多的奇跡之路。

其他的只是錦上添花罷了。

而且韓信是歷史上出了名的知恩圖報,一飯千金的典故至今仍津津樂道。

所以就算沒有這些錦上添花東西,韓信也會記得陰嫚對他的知遇之恩。

可惜陰嫚看韓信自帶濾鏡,這也是現代人看歷史人物的通病,自帶濾鏡,總是忍不住給喜歡、崇拜的歷史人物送東西、送關懷。

古人又比較含蓄,這一送可不就引起誤會嗎?

韓信就誤會了,覺得陰嫚對他情深義重,心中發誓絕不負她,待他功成名就,必向始皇求賜婚。

陰嫚對此一無所知。

她在專心發展她的事業,錢越賺越多,但花的也越來越多,秦始皇本來就是個基建狂魔,他那些大工程本來就是奇跡一樣的存在,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根本無法估量。

沒有陰嫚他還會悠著點,踩著底線征用人力,可有了陰嫚撒錢,這廝根本就不知道節制怎麽寫,韓信打下多少地方,他就吃多少地方。

可憐陰嫚左邊口袋剛賺到錢,右邊口袋就花了出去,只留下一堆借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