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九十九章 玻璃和火藥

想到房玄齡的夫人為了一面小鏡子能出一千貫錢的高價, 那麽小一個鏡子,都沒手掌心大就能賣一千貫,若是做成銅鏡大小, 再弄個梳妝台什麽的, 那得多少錢?

李世民越想心頭越火熱, 他仿佛已經看到白花花的銀子在向他招手,這套書一定要買!

長孫無忌一看李世民的臉色就知道他在想什麽,“可是陛下,天幕已經說了那玻璃是沙子燒的, 百姓也聽到了——”

言下之意你還怎麽賣高價?

李世民心裏頓時拔涼拔涼的,對哦,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那纖毫畢現的鏡子是玻璃制的,而玻璃是沙子燒的。

唉……

下金蛋的金雞沒了。

倒是作為妻管嚴的房玄齡有不一樣的看法, “輔機此言差矣, 在只有一家能燒玻璃的情況下,即便知道是沙子燒的, 照樣有無數人不惜重金也要買到一面鏡子。”

就比如他家夫人。

程知節對此深有同感,“老房說得對, 物以稀為貴, 管它是什麽東西燒的,好看就會有人買。”

“再說了, 天幕上的書可不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的,就算買得起,也未必有人力物力投進去燒出玻璃來。”

“義貞言之有理!”李世民覺得自己又可以了。

對啊,按照那些小說的套路,裏面頂多會說用燒玻璃的原理,以及用料、注意事項、簡單步驟, 再詳細就沒有了。

拿到書之後還需要找人多多試驗,才能得到具體的制作配方,這其中投入的可不少。

雖說能出得起這個價錢的人也不少,但這些人可未必能買到天幕上的書。

天幕上的余額可不容易獲取。

這麽一想,李世民放心了,玻璃還是很有搞頭的。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打匈奴已經把國庫掏空,並且連陵寢的開銷都停了的劉徹一聽到鏡子是玻璃做的,眼睛瞬間亮了,光是這一點琉璃就比不上玻璃!

纖毫畢現的鏡子,這可是好東西,打磨得再光滑的銅鏡也遠遠比不上。

最關鍵的是,它居然是沙子燒的!!

簡直可以稱得上變廢為寶。

至於天下人都知道鏡子是玻璃燒的會不會賣不了高價什麽的,劉徹完全沒想過,瓷器也不是土燒的?不是也一樣能賣大價錢?

桑弘羊眼睛比劉徹還亮,作為理財大師,他一眼就看出了玻璃的價值並不止是鏡子那麽簡單,後世的首飾他見天幕上的清清帶過,材質是什麽他看不出,但造型精巧,色澤鮮艷,遠比大漢精美數倍。

如今聽到天幕說染色玻璃做成的首飾,晶瑩剔透、色澤鮮艷,看著就價值不菲,桑弘羊悟了,那些首飾怕不是就是染色玻璃。

如此看來,這玻璃確實大有可為。

太好了!他終於不用再為錢發愁了,也不用再擔心陛下會想出白鹿皮幣的損招,然後最後拿他頂鍋。

感謝天幕,終於送給大漢一只可以下金蛋的金雞。

其實之前天幕說的煉鐵法、煉焦法、造紙術、印刷術等也很用,奈何鐵器乃國之重器,不能外往售賣,大部分都用於制作武器鎧甲等軍需,剩下的全制成農具發放給各個郡縣。

就這,產出的鐵器還不夠用呢,如何能用來賺錢。

紙張倒是能賺點錢,可當初買第一本小說的人太多,加上後來又賣了一次很便宜的四大發明,紙張在民間不說泛濫,但確實賣不上高價。

只能走薄利多銷的路子。

至於印刷術,雕版印刷一聽就能知道其中的原理,多試試就能成功,也沒有優勢,其他東西要麽沒做出來,要麽就是不適合售賣。

桑弘羊激動道:“陛下,這套書一定不能錯過!肥皂既然能和玻璃、火.藥相提並論,定有其不凡之處。還有那水泥,若是能制出來,鹽價必降!”

劉徹白了他一眼:“這還用你說。”

“希望這套書是上下兩冊,可別來上中下三冊了。”

話落,劉徹又有些酸,怎麽這樣的好事就不能輪到大漢呢,他直勾勾地看著衛青和霍去病,“什麽天幕能再推關於漢朝的小說呢。”

劉徹目光太直白,衛青想裝作沒看見都不行,他果斷道:“去病很受後世歡迎,說不定下回天幕還會說他。”

霍去病:“???”

【秦始皇看懂了陰嫚的表情,他面不改色的將按住陰嫚頭的手改為摸摸:朕特意來看你,怎麽不高興嗎?

陰嫚內心:你擼貓呢?

但不爽歸不爽,陰嫚還是掏出了她最近的成果,一個巴掌大的化妝鏡,打開後盒蓋是一面小鏡子,盒子裏可以裝胭脂水粉或者小首飾。

這種化妝鏡在現代很常見,但在古代,絕對是頭一份。

秦始皇第一次看到這樣的鏡子,跟現代人照鏡子一樣,一照就是好久。

陰嫚也沒有催他,獻寶似的道:父皇這鏡子比銅鏡清晰吧?給你做一面等身的穿衣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