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四十六章 曹操誇誇

本來想聽點官渡之戰中他是如何表現才打敗了袁紹, 結果書中的內容又歪到了別處,曹操哭笑不得,“文若在後世可真受歡迎。”

“可不是, 念念不忘呢!”郭嘉沖著荀彧挑了挑眉, “可憐公達全心全意, 終究還是比不上啊。”

荀彧:“……”

同樣被創的荀攸:“……”

冀州鄴城

袁紹眸光微動,這是天幕第二次提到友若了, 看來後世是認可友若之才的,他吩咐親信:“立即派人去幽州找友若, 讓他速速趕回來。”

目睹這一幕的劉備心中有些艷羨, 他少年時師承盧植, 和曹操等人一樣鎮壓黃巾起義起家,也曾和十八路諸侯一起討伐董卓, 十年間先後依附過公孫瓚、陶謙、曹操, 如今又依附袁紹。

而同樣參與討伐袁紹曹操等人都已是割據一方的雄主,手下謀臣武將都不缺,唯有他這麽多年一直是三兄弟打天下, 至今仍舊只能依附旁人,沒有自己的地盤。

與此同時,幽州

荀諶饒有興趣地聽著天幕, 他在袁紹麾下並不受重用, 除了巧辯韓馥取冀州之外應該沒有什麽事跡值得後人津津樂道吧?

沒想到後世人竟會記住他。

【荀攸無語極了,主公你當著自己謀士的面惦記別人家的謀士這樣好嗎?

劉曦拍了拍荀攸的肩膀, 說:公達,我這也是為你好啊,你看這幾年幽冀兩州都是你在管,你還要時不時隨軍出征, 我這不是想找人幫你分擔分擔嘛!

再說了,不是你自己說的荀彧善於政務,你善於軍事謀略,荀諶平衡發展嗎?

荀攸:呵呵。

荀攸雖然無語,但還是幫著劉曦分析:若是袁紹戰敗,友若確實能過來。

至於文若,倒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曹操奉天子後並沒有那麽安分。而文若是真正的君子,他一心想匡扶漢室江山,平天下之亂,選擇曹操不過看中了曹操的能力,覺得曹操有平天下,成大事之能。

但曹操奉天子後,野心漸漸暴露,以文若的為人,定會和曹操離心。

屆時,文若便能爭取過來。

畢竟相比於曹操,宗室之後的主公您更名正言順,才能…額識人之明不在曹操之下,能力亦不在曹操之下。】

三國,曹操陣營一片死靜,氣氛極為尷尬。

荀攸擡手掩面,只想裝作自己不存在。他能說那不是他說的嗎?嗚嗚……

荀彧垂眸,若有所思。

曹操看了看佯裝自己不存在的荀攸,又看了看沉默不語的荀彧,頭有些大,“文若,我不是,我沒有……”我就是有些小膨脹罷了,這你們不是知道的嗎?

可惜不等曹操解釋,天幕仍在繼續:

【劉曦贊賞地看了一眼荀攸,內心直呼說得對,不愧是荀彧的大侄子,果然懂他!

歷史上曹操後期要稱國公、稱王,荀彧再三阻止,曹操不就和他離心了嗎?而且荀彧在阻止曹操稱國公後不久就憂慮而死。因為死得太快,史書上還有荀彧是被迫服毒自盡的說法。

與其這樣,還不如讓他來幽州發光發熱,也算全了荀彧匡扶漢室江山的理想抱負。

哦對了,還有毛玠,毛玠為人清正廉潔,和荀彧一樣都是曹操陣營出了名的品行好。荀彧憂慮而死,毛玠後來被誣陷廢黜,下場也沒好到哪裏去。】

荀彧目光轉向曹操,滿眼復雜,所以他終究還是稱帝了嗎?

毛玠也震驚地看向曹操。

曹操急道,“文若、孝先,你們聽我解釋,這絕非我本意。”

說完,又補了一句:“至少我現在沒有這種想法。”

一向愛玩的郭嘉臉上再無輕佻之色,滿臉凝重,天幕這番話是要變天了啊。

荀攸也是惴惴不安,目光擔憂地看向荀彧和曹操。

冀州,鄴城

袁紹冷笑,“曹孟德啊曹孟德,你不是自詡大漢的忠臣良將嗎?最後狼子野心還不是暴露出來了?還好意思罵我亂臣賊子。”

田豐沉吟片刻,抱拳道:“恭喜主公,主公這下算是師出有名。天幕這番話算是揭露了曹操的不臣之心,我們可以天幕為由,起兵迎回天子。”

“善!”

劉備也很高興,曹操已經對他起殺心,若是能借此機會除掉曹操再好不過了。

於是,劉備起身,“備願傾力襄助袁公。”

【劉曦總覺得自己忘了什麽事,直到聽說張繡投降曹操才想起來。

公達,荀彧荀諶可以先放一放。先把賈詡拉過來啊!

雖然賈詡在《三國演義》中的表現沒有諸葛亮等人亮眼,但他可是貨真價實的三國第一聰明人,擅長洞察人心,審視奪度,甚至達成了無論去哪裏都能混成心腹的成就。

是三國謀士中活得最久的,不僅活到了七十七歲,壽終正寢;還位列三公,配享太廟。

先是獻計李傕、郭汜,助其反攻長安,被李郭二人奉為上賓,親之憚之,但賈詡知道李郭二人作惡多端,不敢接受他們的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