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四十二章 盜墓

【不打袁術就不打吧, 打袁紹也挺好的,袁紹的手下可不少。光謀士就分了幾個陣營。

除了荀諶隱形人外,郭圖和審配一個陣營;辛評、辛毗一個陣營;田豐和沮授要好, 還有逢紀許攸等人,簡直就是後宮甄嬛傳, 說是刀光劍影也不為過。

歷史上的袁紹失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不會用人,空有人才濟濟卻被坑出一臉血,比如謀士集團互相拉踩, 你提這個建議,我偏不, 我要提另一個建議, 然後雙方就開撕。

袁紹非但不阻止, 還很享受這種朝堂大辯論的感覺,不輸才怪。

而且不光謀士集團這樣,他手下的四大武將也這樣, 顏良文醜關系好,張郃高覽關系好, 雙方可沒少鬥。

劉曦:公達, 這次打袁紹,可以挖你小叔了!!

荀攸內心十分無語:……為什麽主公你還是對友若念念不忘。】

曹操聽得都有些羨慕了, “友若大才, 若我得之, 定當重用, 在本初那實屬屈才。”還有其他謀士, 田豐、沮授都是年少成名,都是有賢才之人。

在本初那裏過的竟是這般勾心鬥角的日子,可惜可惜。

荀彧:“……”雖然說的是自己兄長, 但這不太可能啊主公!

他和公達都在這,在局勢還未明了之前,荀氏是不會再讓友若過來了。

郭嘉悠悠道:“看來後世對公達你們家甚是推崇啊,一再提起文若友若,今日過後,荀氏之名將聲名遠播。”

荀攸拍了拍郭嘉的肩膀,“奉孝國色之名也會天下皆知。”

郭嘉:“哪裏哪裏,我肆意慣了,可不如文若雅致風流,文若當得天香之名,我可當不起這‘國色’一字。”

荀彧臉黑了,一字一句道:“郭奉孝!”皮癢了是不是?

冀州鄴城

袁紹臉黑如碳,雖然知道了將來的事,但他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沮授道:“主公,如今已經知曉未來,應及早想出應對之法才是。”

比如聽聽天幕說的,少整些幺蛾子吧。快阻止謀士、武將之間的內鬥,大敵當前還鬥,嫌死得不夠快是吧?

【劉曦看上的不止袁紹的人,她還看上了袁術的人。不得不說袁家四世三公的地位在當時挺能吸引人的,袁紹袁術兄弟兩手下人都不少,是當時實力最強的諸侯之一。

但這並沒有什麽用,因為這兄弟兩一個比一個坑,不僅坑自己,還坑手下,最後成功把自己造沒了。

當然,對手曹操太強也是袁家兩兄弟失敗的一大原因,畢竟前期他們也是吃了別人的地盤才擴張的,實力還是有的。】

袁紹:“……”謝謝,並不想要這樣的誇贊。

曹操被誇得心花怒放,“後世說得倒是挺中肯的。”這種沒有一味貶低失敗者的誇法更顯得他比別人厲害。

多誇誇!

【扯遠了,我們繼續回到剛才的話題。劉曦看上袁術哪個手下了呢?

當然是江東小霸王孫策了。

不過這時的孫策已經不算袁術的手下了,因為袁術自立為帝後,孫策就和袁術決裂了。

劉曦想起這茬,就暗示荀攸,她對孫策感興趣,能不能把他挖到幽州來,還有孫策形影不離的小夥伴周瑜,一起挖過來。

荀攸扒拉一下幽州的武將,頂級武將就劉曦和趙雲兩個,而且劉曦是主公要坐鎮後方,不能經常上戰場。所以幽州的頂級武將就趙雲一個,確實有點少。

把孫策招過來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問題在於孫策雖為人勇猛,但野心也不小,不是個能久居人下的。

荀攸給劉曦分析了給孫策遞橄欖枝的好處和壞處,讓她自己選擇。

卻沒想到劉曦想也不想就說:招啊,為什麽要為將來的不確定而放棄招攬一員猛將呢?

荀攸愣了一下,問:那如果將來孫策叛變呢?

劉曦:那要看他為何要叛變,如果只是為了他的野心,那再怎麽樣也留不住;如果是覺得幽州不好,不能滿足他的要求,那該檢討的就是我了。

畢竟孫策在袁術那貨手下都能待這麽久,要不是袁術自立為帝,他都未必會和袁紹決裂。可見孫策並不是一個不顧道義背主的小人。

劉曦都這麽說了,荀攸當然沒意見,當下就給孫策去了一封信。

但這時盯上孫策的不止劉曦一個,還有曹操。

不過不同於劉曦的招攬,曹操是借天子的名義封孫策為將軍、吳侯,拉攏孫策。

孫策被袁術坑出陰影了,不想再給別人打工,想自己單幹,於是拒絕了劉曦的招攬,接受的曹操的拉攏。

劉曦聽說後郁悶了好一陣,不過經過此事她意識到了大義的重要性。曹操奉天子後,占了大義,很多事情都師出有名。

倒也沒後悔當時沒去奉天子,誰讓家裏有一個以大漢忠臣自居的便宜老爹呢。等天子來了,劉曦敢保證劉虞會立馬俯首稱臣,然後把三州之地的治理權都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