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254 消息(第2/3頁)

而華國進行相關研究的學者則默默開始搜索顧熠這個名字。

最先出現在百度百科的,是一位國內鼎鼎有名的明星,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就算是剛剛歸國的學者,也在自家學生的朋友圈或是某個廣告牌前見到過這個明星。

尤其Crown開巡演的時期,當地的地鐵站和公交站台必然是會有相關宣傳的。

明星顧熠把博士顧熠的風頭壓得死死的,不信邪的學者們默默在顧熠後面加上京大這個標簽,出來的卻是百家號和各種營銷號的八卦。

《娛樂圈高學歷明星評點》

《這些明星竟然是隱藏的學霸》

學者們:“?”

搜索了許久,到最後,看著顧熠的百科,他們才確定,這個明星顧熠和發表論文的京大顧熠是一個人。

教授們未必清楚,他們的學生卻再清楚不過。

“我導師最近長著一張恨鐵不成鋼的臉,恨不能我現在去拍戲然後自己拉研究經費回來。”

“笑死,我導師他到現在都不敢相信,還給顧熠導師打了電話———他自己還去看了《亡國之君》,都不知道主演其實和他是同行。”

“早上開會他還在說什麽娛樂至死,人人都知道明星,沒人知道科研工作者為研究付出了多麽大的努力,大家顧著他的面子沒好意思說,只有最小的00後師妹笑出了聲。”

“師妹很勇,導師很尷尬,就開始批評顧老師當演員這事阻礙了他在學術上的進一步發展。”

“顧老師沒有受傷害,但是我先受傷害了。”

顧熠在化院這事關注娛樂圈的網友都清楚,畢竟顧熠不管讀研還是讀博都引發過關注,也有不少人對他的研究進行過質疑。

但在學術圈,老師教授們關注娛樂圈的不多,顧熠之前在《Angew》和《JACS》的論文引起過一陣注意,但作為學者,成果通常是持續性的,顧熠一段時間沒有產出,學界對他的關注度自然會下降。

而不管顧熠在娛樂圈做出了怎樣的成績,在學術界,他想受認可,還是得先出成果。

……

顧熠等了足足一個多月,才等到《Nature》方面的回復。

顧熠身後雖然沒有諾獎大佬支撐,但朱教授在國內化學界赫赫有名,在國際上也頗有名氣,加上顧熠所研究的是當下的熱門領域,文章還是值得一觀的。

他這篇論文和《Nature》此前刊載過的一篇文章是同一個領域,但二者得出的結論則大不相同,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影響的是一個行業的發展———究竟選擇哪個方向,原先只有那位英國學者的結論,但現在,顧熠指出了另一個方向,也給行業多了一份選擇。

《Nature》的提問細致入微,卻又堪稱刁鉆。

就顧熠自己的角度來說,寫這篇論文的時候,他沒有考慮得那麽細致,不過對於對方的提問,顧熠倒是能給出相應的回答,雖然發表的論文篇數不多,但顧熠並非什麽都不懂的菜鳥。

“《Nature》的答復也太慢了。”

“要找大佬審稿嘛,急不得的。”

國內學者發《Nature》很難,《Nature》自身代表著學界的發展方向,在審稿核稿方面自然更加謹慎,舉例來說,京大化院能發《JACS》的不在少數,但發《Nature》的屈指可數。

不過有《Nature》正刊在手也不意味著一定能進化院任教,還要看論文的含金量,顧熠這篇《Nature》能發的話,他未必可以留校,卻可以去一所不錯的大學任教。

而且即便上了頂刊,也不代表能轉化為科研成果,更有學者認為,《Nature》《Science》這類頂刊的絕大多數文章都是垃圾,產生不了太多有價值的科研成果。

顧熠思考了一下,自己的研究必然是不具備改變世界的力量的。

“師兄,你投得怎麽樣了?”

“投了,也在等審稿。”夏師兄悠悠嘆了口氣,“還投了兩篇《JACS》。”

顧熠腦袋伸過來:“你是不是騙師弟師妹的稿子了?”

夏師兄:“……”

在這種情況下,他完全不想和顧熠說話,只用眼神對顧熠表示深深的鄙視。

客觀來說,夏師兄的研究轉化為成果的可能性比顧熠更高,他的研究領域實用性更強,所以就業前景比顧熠好一些。

夏師兄:“你和我說就業前景?不知道我在等你包養嗎?”

他目前還是在讀,顧熠已經就業十年多了好嗎?

朱教授不知道的是,顧熠和夏師兄的關系可以總結如下:顧熠希望夏師兄可以在學術上包養自己,夏師兄希望顧熠可以在金錢上包養自己。

他們的追求就是這麽樸實無華。

……

某天,顧熠正對著電腦發呆,他感覺自己需要寫點什麽,打開電腦之後卻是大腦空空,不想看文章,也不想寫文章。

然後,他的電腦忽然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