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241 被質疑(第2/3頁)

顧熠是有被八卦的價值的,論文造假這麽大的黑料,只要某位知情者透露給媒體,或是賣給顧熠的對家,也足夠掙得笨滿缽滿了。

但顧熠讀大學這幾年,從未有過類似的消息傳出來。

“說這句話之前,不妨先看看這次負責答辯的老師的身份,說句題外話,這些老師不全是京大化院的,有好幾位外校的老師,還有幾位沒被邀請,但是過來旁聽的老師。”

這是一位京大學生提供的名單。

哪怕是外行人,在看到名單之後,也能明白這幾位老師的含金量。

“也許顧熠把他們都收買了呢?”

“如果你這麽認為的話,那真的沒辦法了。”

看到這條疑問的網友們:“……”

確實是沒辦法。

那只能證明顧熠一手遮天,連院士都受他差遣。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顧熠怎麽解釋,不管京大方面如何證明自己的公平公正,都沒有任何作用。

“最好的方法大概是———顧熠當初高考出分的時候,京大直接把他掃地出門,和他說,你別來。”

“我去,顧老師實慘。”

“本科化院,研究生化院,和顧老師同一屆的表示,只要你出現在顧老師的答辯現場,聽過他的論文,你說不出這樣的話———台下幾位老師的提問其實是對他論文內容的拓寬,也就是說,只要他並非這篇論文的作者,回答必然會露餡。”

“+1,聽到質疑的化院學生很難受,因為顧老師是名人,你們可以隨意質疑,但這也就意味著,只要你們沒有看到親手寫的論文,那麽任何一篇論文都可能造假。”

“顧老師不需要證明什麽,但我也不想看一直受到莫名的質疑。”

這位網友曬出了圖片,是他從BBS上征集到的,還有幾張出自幾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網友。

當然,這幾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網友身份很清晰———除了Crown成員外,誰會有顧熠近距離的照片?

這些照片絕大多數攝於圖書館和實驗室。

“有人見過淩晨三點的實驗室嗎?這就是了。”

“我很慶幸顧老師是明星,大家偶然見了他,都會忍不住拍一拍他。”

“就算回了京大,他也沒有和校門合照,和學校的標志性建築合照,曬食堂,曬校園生活,而是和絕大多數學生一樣,安安靜靜地讀書,寫東西。”

“這是某一年的11月,顧老師上了當月圖書館訪問榜和借閱榜,凹造型來一次就夠了,我敢說,黑顧老師的人未必比他來圖書館的次數更多。”

“這是Crown巡演期間,前一場在S市剛唱完,下一場去H市唱。”

照片裏,顧熠雙眼緊緊盯著屏幕,專注的樣子像一只盯住獵物的狼。

而電腦屏幕上很顯然是他論文的一部分,他手邊則堆著高高的打印好的參考資料,還有各種外文文獻。

“仿佛回憶起了顧老師參加高考的時候,那時候的照片我也有!!”

“樓上+1,我當時把這張照片打印出來,貼在書桌上,就這樣激勵自己努力學習,最終和顧老師成為了校友,本來我的目標是S大來著。”

“晚顧老師兩屆的我表示,我也是哈哈哈!”

“只是身為公眾人物的顧老師不好辯解罷了,無論他怎麽辯解,在旁觀者眼裏都是錯誤。他確實有很厲害的導師和師兄,但如果他只是一個普通人,我會覺得,他本人也很厲害,才會被這麽厲害的導師看中。”

“+1,普通人是會這麽想,名師出高徒嘛。”

那些質疑顧熠的聲音還在,但這個話題已經變成了顧熠的誇誇會———僅限於學業方面。

顧熠在《一枚信箋》上映後備考的樣子,在《殺機》劇組被各高校的招生辦抓住,在高鐵上看論文,在學校開分享會……許多畫面粉絲們零星看過,卻很少有人這麽全面去總結。

“我一直認為顧老師是很厲害的人,現在覺得,這個人大概比我想象中厲害很多倍。”

“忽然覺得不需要辟謠了,其他人的想法我們無法幹涉,就算擺出再多證據,也擺脫不了他們的固有印象,我只要一直相信我喜歡的顧老師就足夠了。”

“我也喜歡顧老師!”

網上的傳聞顧熠看了,他沒有立刻去解釋,因為這些質疑不僅關乎他一個人,也關乎他的學校和他的老師同學們。

在這種事情上,學校方面通常會掌握主動權。

顧熠本以為這件事會被輕松揭過,誰知第二天,京大出了一份聲明,強調答辯過程一直秉持著公平公正的原則,下方則附著多位老師的簽名。

這些名字的百度百科都有一長串,更有無數高大上的頭銜。

“清大的,化大的,還有……顧老師走的不是打遍娛樂圈無敵手人設,應該走一手遮天人設,他能把這些人都收買的話,不當明星也能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