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214 發癲片(第2/3頁)

影評人們粗略判斷,除了女性角色部門的獎項外,《亡國之君》在每一個獎項上都很有競爭力。

“現在就看票房能不能發力了。”

春節档的競爭可謂慘烈,和《未來之戰》《旗開得勝》兩部電影相比,此時的《亡國之君》的確處於劣勢,然而只要仔細去觀察,就會發現,初三這一天,對《亡國之君》的討論比前兩天多了起來。

電影的宣傳方也在發力,上熱搜的頻次比之前高了許多。

不少影評人對此感受很深刻———在他們的評論區,初一初二詢問《未來之戰》和《旗開得勝》的影迷有很多,初三之後,許多影迷都在問《亡國之君》是否值得看。

“超值的!看過絕對不會後悔,已經打算去三刷了。”

“值得一看,絕對值回票價,只是喜歡《未來之戰》的未必會喜歡《亡國之君》,《亡國之君》太細了。”

聶樹生導演沒有微博,顧熠這位主演每天兢兢業業地上線,轉發和電影相關的各種宣傳視頻,除了他之外,發博最勤的就是嚴錫澤,沒辦法,劇組老人家多,老人家們勤勤懇懇參加路演就很不錯了。

……

《亡國之君》雖然沒有炫目的特效,但電影的總投資也達到了3億以上,第一天票房成績出來的時候,劇組上下都有些失望。

雖然聶樹生實質上已經退休,《亡國之君》票房能不能爆對他立足這個行業毫無影響,大不了繼續過退休生活,主演顧熠則是手上的王炸太多,一部電影的失利並不能讓他傷筋動骨,杜訥言、嚴錫澤他們更不會因為這部電影失去飯碗。

但眾人依舊希望電影能擁有出眾的票房。

劇組上下為完成這部電影付出了多少努力,身處其中的演員們十分清楚。

就算《亡國之君》不是時下受歡迎的題材,就算卷入春節档並非一個理智的決定,但將這種種因素拋開的話,最關鍵的是——《亡國之君》是一部經得起推敲的佳作。

它不該被埋沒。

“今天的排片還是7%吧?”嚴錫澤苦笑了一聲,“確實挺慘淡的。”

“你之前有過排片7%的電影嗎?”他問顧熠。

顧熠回憶了一下:“7%應該沒有,當初《一枚信箋》的排片大概10%上下。”

後來哪怕是《山花》都沒拿過這麽低的排片,就算競爭對手是強勢的商業大片,他主演的電影依然能夠拿到不錯的排片數據。

顧熠回答完,坐在他對面的嚴錫澤沉默了。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當初《一枚信箋》好像拿了28億票房?因為當時有電影進了影史top30的宣傳,嚴錫澤清楚地記得這件事。

但他真不清楚《一枚信箋》一開始只有10%的排片。

10%的排片最終拿28億票房,還不是春節档這種競爭大到爆炸的档期,他原本就覺得顧熠是個怪物,現在更是覺得,對方這觀眾緣,一般人還真求不到。

這麽一對比,忽然覺得排片7%的《亡國之君》並不是全沒希望。

之前顧熠是不操心實時票房的,到了《亡國之君》劇組這裏,杜訥言他們都不會看實時數據,偏偏又想知道,只能請劇組裏的年輕人來看。

在這裏,年輕人指的並不是某一群人,而是某一個人。

沒錯,就是顧熠。

顧熠上午看的時候,《亡國之君》的實時排名就是第三,下午還是第三,後面他就沒有一直盯著看。

但關心春節档票房走勢的影評人和影迷們忽然發現,第三名的《亡國之君》和第二名《旗開得勝》、第一名《未來之戰》的票房差距正在縮小。

到了晚上8點,在排片依然是7%的情況下,《亡國之君》的票房數據驀然破了億。

最終,電影的單日落點是1億4231萬票房。

《旗開得勝》單日票房則是1億9652萬,《未來之戰》依然是2億+的票房成績。

但三部電影間的排片差距也不容忽視,《旗開得勝》的排片遠超《亡國之君》,接近《亡國之君》的三倍,卻沒有在票房上倍殺《亡國之君》。

“漲幅接近50%了,神。”

“7%的排片1億多的票房,真懷疑觀影廳裏沒有空位,邊邊角角的位置都賣出去了。”

“春節档唯一逆襲神片,按這個趨勢的話,《亡國之君》後天會不會超《旗開得勝》?”

大年初一電影上映首日,業內和影評人們自然不會有這種想法,但看到《亡國之君》不跌反增的票房走勢———一切皆有可能。

在顧熠身上,這種奇跡不是第一回了。

而截至初三,《亡國之君》的總票房終於突破了3億,實現了日均過億的佳績。

票房的走勢實在崎嶇,但單日過億卻讓劇組保留了一分期待———只要排片略微上升一些,觀眾還能保持一定觀影熱情的話,《亡國之君》應該是可以回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