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212 神經病票房(第2/3頁)

“雖然《亡國之君》還沒有上映,這個批判勁讓我以為他已經在電影院裏浪費了兩個小時的時間。”

“真的,有這空閑批判顧老師,還不如找個廠去上班……”

總而言之,對方已經盯準了顧熠,不給顧熠找找茬對方都不行。

……

春節季遲他們都回了家,顧熠在S市宣傳的時候,工作室裏空蕩蕩的,連可rua都被袁承接回了家。

袁承原本打算和顧熠一起跑宣傳的,但對方一年到頭都跟著他們跑來跑去,電影宣傳並不是Crown經紀約的範疇,顧熠實在不好意思麻煩對方。

就這樣,顧熠一直忙到除夕當天,大年初一,《亡國之君》終於上映了。

今年春節档有足足兩位數的電影上映,因而被稱為史上競爭最激烈的春節档。

排片數也足以證明今年春節档的激烈程度———上映的11部影片裏,竟然沒有一部能夠拿到20%以上的排片。

要知道,在好萊塢大片風靡的時代,一部特效出眾的好萊塢電影可以拿走足足40?的票房。

而現在,這些動輒投資5億+的影片,卻會為了15%以上的排片率而欣喜。

“等到第三天,形勢慢慢就會明朗了。”

《亡國之君》拿到了14.7%的排片,在春節档影片中排名第4,低於《未來之戰》《旗開得勝》和懸疑片《提線木偶》,但幾部電影的排片相差並不算太大,對《亡國之君》而言,這個開局並不算太差。

但依舊有人對電影的票房形勢存疑。

“《亡國之君》這樣的題材,能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档拿下20億票房嗎?”

在顧熠個人的票房記錄裏,最低的《山花》也斬獲了10億以上的票房,到了現在,只要有他參演的電影上映,都會有人猜測他的票房記錄何時能夠崩盤。

各大平台對《亡國之君》票房的預測也與排片相當,在一眾春節档電影中排名第4。

當然,電影畢竟有聶樹生和顧熠這兩個名字在,根據業內的經驗,第4這個名次只是對《亡國之君》票房的常規預測,電影最終能獲得多少票房,一切還是未知數。

有顧熠參演的電影通常是如此,不到最後一刻,誰也難以預料票房的最終走向。

畢竟當初《一枚信箋》《山花》和《星際覺醒》上映時,沒有人料到它們可以打破一個個票房紀錄。

事實上,上映首日,《亡國之君》的票房的確不盡如人意,在上映的11部電影中,《亡國之君》的票房僅排名第5,拿下了9692萬票房,而排在《亡國之君》之前的4部電影票房全部過億,其中還包括一部系列兒童電影。

在春節档期裏,兒童電影是一個特殊題材———它本身成本不高,受眾也有限,卻牢牢抓住了「合家歡」這三個字,讓兒童帶動成年人,助力電影票房的增長。

這一部兒童電影也被業內稱為「名作之壁」,換而言之,只要票房在它之上,通常能夠在春節档的廝殺中突出重圍。

和《亡國之君》相比,《未來之戰》與《旗開得勝》兩部電影的票房可謂備受矚目———包括預售成績在內,前者拿下了6億的總票房,後者的票房成績也突破了4億,僅靠這兩部電影,春節档的總票房就突破了10億。

而《亡國之君》排片只比《未來之戰》略低一些,票房卻僅有對方的七分之一,對劇組而言,這顯然是一個很不利的消息。

這和《偶像之死》上映時的情形不同,《偶像之死》上映首日票房雖然不如《機戰風暴》,但彼此間票房差距並不十分大,何況那是在暑期档期間,給《偶像之死》的機會更多。

春節档則不同,院線容錯的概率很低,在兩部電影票房相距甚大的情況下,院線方面只會選擇票房高的那一方。

春節档的排片和金錢的聯系比暑期档更深。

果然,上映第二日,《亡國之君》的排片就降到了7%。

“講真,大過年的,亡國這個字眼確實不太吉利。”

“+1,我是想去看《亡國之君》的,但是家裏人不同意。”

不過也有把《未來之戰》和《旗開得勝》看了的觀眾將視線轉向了《亡國之君》。

雖然電影的排片只剩下7%。

畢竟是春節档第一天,媒體倒沒有急於唱衰《亡國之君》,而是更側重於報道整個春節档電影市場的火爆情形,順帶提一句聶樹生新片成績不盡如人意。

不過從院線的反饋看,此前備受看好的《亡國之君》的確沒有得到期待中的票房成績,曾有影評人認為《亡國之君》可以靠質量走長線,票房必然可以和《未來之戰》並肩。

“7%的排片,就算《亡國之君》劇組願意走長線,院線方面恐怕也不會給劇組這個機會。”

“如果《亡國之君》劇組定了春節档意外的档期,結果恐怕不會如此,當然,現在說這些也是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