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211 後續(第2/3頁)

Crown應該也不會意外。

但當記者問出這個問題的瞬間,現場卻陷入了一片可疑的沉默:“什麽時候……”

其他人的視線在這一刻對準了顧熠。

顧熠:“你們看我做什麽?”

楊艇指著自己,又指了指季遲謝行嘉他們:“你是我們幾個裏面唯一一個過了四六級的。”

顧熠:“你沒過?”

“我看起來像是會過四六級的樣子嗎?”

顧熠一本正經道:“確實不太像。”

Crown的粉絲們甚至評價過,楊艇天生長著一張會掛科的臉。

“我們暫時沒有發英文專輯的打算。”顧熠解釋道,“目前我們仍以本土市場為主,應該不會考慮發一張英文專輯。”

畢竟Crown目前走的是創作路線,作詞和作曲都由幾人承包,寫中文歌詞就已經夠麻煩了,更不必說寫英文歌詞。

甚至在寫歌的時候,Crown也不喜歡加入英文單詞,同一種語言寫出來的詞完整性更好,當然———他們連寫中文歌詞都絞盡腦汁,英文歌詞的話……還是別太為難自己。

“沒有這種打算?”記者不死心地問了一句。

“嗯,沒有。”顧熠肯定道。

“但只有在這裏,你們才能擁有最熱情、最有品位的歌迷,這裏匯聚了全世界最有天賦的音樂人。”

——這是顧熠幾人永遠無法接受的地方。

傲慢感。

“我們認為所有歌迷都很熱情、很有品位。”劉鈞源道,“無論在哪裏,我們都擁有這樣的歌迷。”

……

顧熠幾人回國之後,依然有媒體在大肆宣揚Crown對於北美音樂市場的威脅,即便Crown早已表明自身並沒有在北美發展的計劃,在一些人眼裏,也只是「龐大的市場競爭令他們退縮」。

甚至有一些國內媒體發布了類似的文章,認為Crown應該發張純英文專證明自己的實力。

幾人相當無語。

尤其在看到容融點贊了《Crown畏懼競爭》這篇報道之後。

粉絲們自然也看到對方的點贊,在他的賬號下留言:“你倒是不畏懼競爭,在B榜上都見不著你人,競爭個錘子。”

這條留言被容融直接刪了,而當問他「在B榜哪個位置」的網友越來越多之後,他也悄無聲息地取消了那條點贊。

“皇冠團的脾氣真是太太太好了,一群什麽都沒有的人在這裏指責來指責去的,就不能先看看他們自己嗎?”

“皇冠團幹得好!我們連六專都沒有,發什麽全英文專?”

“所以六專在哪裏?”

Crown官博又一次淪陷了,不過官博應對粉絲的經驗逐漸豐富,直接發了個貓咪敲鍵盤的表情:“在寫了在寫了。”

“When?”

官博對此的回復是——“In the future.”

說了等於沒說的典範。

當然,因為「樂聲」那邊促成合作的意向很強烈,顧熠幾人也計劃著,啟動新巡演後,可以增加自身在海外的場次。

回國之後,Crown和海外流媒體合作的收入也到了賬,由於Crown的熱度一直在增長,這筆收入讓合作雙方都很滿意。

這是近幾年來海外歌手在北美流媒體的最佳表現,勝過了不少K國歌手。

K國歌手向北美市場進軍的想法很強烈,所以收入的一大部分都用於營銷費,他們和當地公司簽約的合同中就包含這一部分內容,因而在音樂上,K國歌手的利潤比想象中要低得多,與他們合作的平台利潤自然也不會太高。

哪怕《北方周刊》這類媒體宣稱要警惕Crown,但資本家天生是逐利的,只要有利潤在,他們可以和任何一位歌手合作。

所以自媒體宣揚了一番「Crown威脅論」後,向Crown遞出橄欖枝的平台反而越來越多,Crown六專還未發行,卻已有多家平台和袁承聯系,想要加深和Crown新專的合作。

自然有人盯上了Crown的巡演。

對顧熠幾人而言,這份熱情十分之糟糕———知曉競爭對手的存在後,「樂聲」進一步加大了對Crown的攻勢,唯恐煮熟的鴨子飛向了別人的餐桌。

現在Crown每天都能收到來自對方愛的問候。

「樂聲」的負責人更是一躍成為京大的知名校友,在這之前,顧熠壓根不知道對方也是京大畢業。

所以,當他在《亡國之君》路演現場見到對方時,他真的一點也不意外。

客觀來說,他覺得對方有一點變態。

在這件事情上,顧熠幾人難得實現了共鳴。

真的離譜。

但顧熠從劇組配樂那邊得知,《亡國之君》的主題曲配樂在「樂聲」平台上線,對方態度很積極,甚至借了一個版面給電影宣傳。

雖然「樂聲」不是傳統的電影宣傳平台,但對於《亡國之君》這部將在春節档激烈廝殺的電影而言,最微小的宣傳也是助力。

到了春節档,院線方面通常會更直白地詮釋「認錢不認人」這句話,對於這一點,《亡國之君》劇組的體會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