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208 再見大狂(第2/3頁)

顧熠是第一次出席這麽高規格的會議,之前朱教授雖然帶他來過幾次,但陣容的確不如這一場。

“你是因為論文受到邀請的。”朱教授道,“不用害羞,暢所欲言就是。”

他了解顧熠,顧熠並不是害羞的性格,但顧熠性子裏有個「讓」字,對於化學這個專業,他有些嚴謹過頭了,總覺得自己並沒有做出什麽成績。

在朱教授看來,這樣完全沒有必要。

學者們大多謙遜,可要想在學界長久立身,勇氣和毅力是必需品,哪怕是業內鼎鼎大名的大咖,也未必沒有一段失敗的過去,區別是這份失敗是否為人所知。

顧熠還很年輕,化學是一片又廣闊又包容的天地,朱教授欣賞現在的他,卻同樣期待他更廣闊的未來。

顧熠更沒料到的是,針對他發在《JACS》上的那篇論文,主辦方居然辟出一間會議室,讓他可以分享經驗、作出說明。

顧熠硬著頭皮上了。

在活動現場,身為主講人的他是一個無名小卒,而台下坐著的是比他知名度高很多倍的大佬,其中有幾位在學界的影響力比朱教授高得多。

國內甚至有幾家媒體出現在了交流會的現場,他的本科室友也來了。

在分享會上,顧熠收到了不少提問,有一些問題和《JACS》雜志的疑問相似,另一些問題新一些,而對這些問題的解答,有一些在顧熠進行這項研究的時候已經明晰了,而另外一些則是他回答《JACS》審稿人問題時的新思考。

回答完這些問題之後,顧熠看到台下朱教授給他豎起了大拇指。

朱教授覺得顧熠太謹慎了,或者說,因為他本科的室友、夏冬這位師兄都是天才型化學人,讓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誤解。

顧熠能在化學這條路上堅持到現在,必然是有天賦的。

對主辦方安排的這場分享會,朱教授壓根沒替顧熠擔心過———實驗是他本人做的,論文是他自己寫的,其中蘊含的是他個人的思考。

那還有需要擔憂的地方嗎?

無非是表達能力,但顧熠的表達能力其實已經很不錯了,化學家都有各種各樣的怪癖,表達能力和語言的差距並不能掩蓋他們在化學這個領域所展現出的才華。

“朱,這是你的弟子嗎?”對面一位化學教授詢問道。

朱教授微微一笑:“是的。”

對方道:“他的研究給了我很多靈感,如果他願意的話,或許我們能進行更深層的探討。”

京大和海外不少高校都有合作,如果天賦足夠的話,通常不需要學生自己申請,那些名師很願意擁有一個出色的學生將自己的領域發揚光大。

“我很樂意。”朱教授笑道,“但對他來說,化學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Crown在西方有一些名氣,和顧熠他們一同下飛機時,朱教授看到了幾家北美當地的媒體和跟隨而來的粉絲。

從顧熠明星和學生這兩個身份的表現來看,他兩份工都完成得相當不錯。

……

這一天,顧熠手機上多了數位大牛的聯系方式,都是金光閃閃的名字,還和大牛們的學生互換了郵箱,雖然和這群人認識不代表他自己就很牛逼,但顧熠可以確定的是,至少,在這場交流會上,他是被認可的一員。

“厲害了,顧老師。”

出國兩年後,他的學神舍友看起來終於稍微正常了些,雖然兩人聊的仍然是化學相關的問題,並且顧熠依然覺得自己不太能跟上對方的節奏。

但沒見面的這段時間,顧熠能感受到對方的進步,對方想必也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對顧熠今天這場交流會,對方也提了兩句,聊著聊著兩人就說起了夏三狂的事。

顧熠忍不住問:“我們學校到底有幾狂?”

對方的叉子頓住了:“你不知道?”

顧熠瞥了對方一眼:“我知道什麽?”

“化院十大狂人,你居然一無所知?”

“我沒有經常在學校,在外面的時間更多,怎麽會知道十大狂人?那和我也沒什麽關系吧?”

既然被稱為十大狂人,還是化院這種狂院的狂人,那自然是狂中之狂,腦筋不太正常那種類型。

像夏師兄那樣。

然而,下一秒,舍友手就指著顧熠:“你排行第十,是顧十狂。”

顧熠的第一個疑惑是———他為什麽會在排行榜裏?

第二個疑惑是———既然上榜了,他為什麽只排區區第十?

“你會這麽想,說明你就該上榜。”舍友指著顧熠笑了笑,“進榜的最低標準,就是腦回路不太正常。”

顧熠:“那誰是大狂二狂。”

舍友立刻沉默了下來。

顧熠明白了,不出意外的話,對方要麽是大狂,要麽是二狂。

他立刻對十狂這個醜陋的昵稱滿意了起來,不管怎麽說,十狂還是比大狂二狂略微好聽些的,那聽起來更像熊大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