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206 安慰(第2/3頁)

客觀來說,這篇完稿後的論文質量異常之高,但另一方面,論文寫完的一瞬,顧熠也有種CPU燒幹了的感覺。

他覺得自己的大腦已經停止運轉了。

說實話,顧熠相當佩服夏冬師兄,因為夏冬發過《JACS》,當初他論文發完也在化院內引發了一陣轟動,畢竟夏師兄那會還很年輕,好像才剛剛研一。

顧熠那會還在讀本科,但因為朱教授的關系,他和幾位研究生師兄也挺熟,顧熠清晰地記得,在自己對夏冬發論文的奇跡表示佩服時,夏冬又刷刷發表了一篇科研巨制,效率可謂十分驚人。

這些人的思維好像不設限一樣。

就像顧熠本科那位室友,對方在海外也發展得不錯,顧熠偶爾會在本專業的期刊上看到對方發表的文章。

而對方找顧熠通常不是探討學術,而是詢問顧熠主演的電影為什麽沒在海外上映。

“聽外國人講話好累。”

顧熠:“?”

對,這個人一邊覺得聽外國人講話好累,一邊能以最快的速度刷刷看完一本外文刊,再挑出其中幾篇文章,怒罵作者在制造垃圾。

而事實上,被對方怒罵的文章確實很一般。

而被對方認為是值得一看的文章,通常也確實有可看的價值。

“我好累。”顧熠幽幽嘆著氣。

“回來旅遊。”

“學業上欠的債不是短時間能彌補的。”顧熠發了個苦大仇深的表情包,“導師太愛我了。”

之前《Angew》的論文也是,最近的論文也是,朱教授似乎忽然間發現了顧熠在化學研究上的潛力,對顧熠的發展表現出了無限期待。

不過顧熠原本就打算下半年都留在學校,倒沒什麽可抱怨的。

他繼續自己艱辛的研究生生涯,除了發給《JACS》的論文外,顧熠還參與了另一位導師的項目,給夏師兄打起了下手,他整個人雖然忙得和陀螺似的,但習慣了實驗室的節奏之後,他自然而然會學到不少東西。

顧熠也在繼續給朱教授代課。

一般來說,給朱教授代課是幾位弟子輪著來的,但本科生對顧熠的熱情明顯超過了朱教授的其他學生,這個重任自然而然落在了顧熠頭上。

為此,夏師兄給了顧熠他新論文的二作。

全化院都知道,夏師兄的論文二作含金量很高,特別是一區影響因子很高的二作———如果夏師兄願意給其他人二作的話,他們化院想必會有很多人響應。

“Deal。”

夏師兄表示,他寧可寫十篇論文,都不想給本科生上一堂課。

他曾經試圖把聽他課的學弟們當成白菜,但問題在於,並非所有的白菜都是呆滯的表情。

他也曾經提問過,然而本科生們深諳「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老師」這個道理,他的提問往往會收獲一張張更茫然的臉,仿佛他講的是阿亞帕涅科語。

夏師兄雖然是化院第三狂,卻不是劉風起那種孤獨型的學神,他偶爾還是需要一點響應的。

總而言之,顧熠當了代課老師後,在學期末的「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評選中,朱教授高票當選第一,比他當院長那會兒票數更高。

朱教授也挺高興,請顧熠吃了一頓大餐,均價在京市排名前幾那種,雖然吃完他老人家才意識到,顧熠好像比他更有錢一點。

他還把獎狀貼在了辦公室裏———到了朱教授這個級別,世界級的、國家級的獎項他拿了不少,可受學生歡迎這種獎他真的沒拿過。

“我年輕時候挺受學生歡迎的。”他和顧熠講起了古,“那會兒我天賦最高,整個專業都沒人比我厲害,所以我留在了學校,繼續搞基礎研究,那會條件差,能堅持下來的沒幾個人。”

他並不是被時代裹挾著才成為了化學專業的領軍人物,他是真心喜歡化學,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化學。

等顧熠打算啟動新的論文,朱教授又給他指點了幾句:“不管那篇論文《JACS》能不能發,你現在的研究都是有意義的,好好搞就是了。”

顧熠這邊論文還沒登,夏師兄的論文倒是提前登了刊,主要是他這兩年發的文章太多了,各大雜志社的編輯都習慣了他的速度,審他的論文也成了常態。

夏師兄眼下還沒有讀博,但他早已預定了朱教授的一位博士生名額,因為他的個人履歷實在太漂亮,不少高校早早就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朱教授的幾位弟子裏,夏師兄是唯一一位確定在學術道路上繼續走下去的,他有這樣的天賦。

顧熠讀博也不是不行,但讀博之後怎麽選擇方向也是個難題,如果讀博留校的話,以他密集的行程,做實驗是一大難題,講課同樣也是難題。

“讀唄,走一步算一步。”夏師兄安慰他,“連我都打算好好學教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