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199 無限信心(第2/3頁)

“都被顧老師帶壞了!”

“《偶像之死》全員都是我的pick,顧老師本來就是顏值top,李煦和趙旸是我認為的新生代演員裏最好看的,站上紅毯之後……絕了。”

“顧老師可以和這兩人再合作一次嗎?我可以肯定,最近幾年恐怕都不會有比《偶像之死》顏值更高的電影了。”

“嗷嗷嗷嗷!穿西裝的帥哥!!”

這個時間點並不是紅毯最熱鬧的時候,但自《偶像之死》劇組登上紅毯後,紅毯的氣氛仿佛瞬間被引燃一般,影迷們的歡呼聲格外清晰,記者們也從未停止過拍攝。

“難怪雲星獎喜歡顧熠,瞧瞧這熱度。”

“雲星獎今年主辦方都換了,贊助商又加了一批,組委會還真沒做什麽,這熱度說有就有了。”

雲星獎一直是業內最有口碑的電影獎項,然而,時間久了,難免會走上曲高和寡的路子。

能入圍雲星獎的大多是業內公認的老戲骨,就連嚴錫澤這個年紀都算得上是年輕演員。

老戲骨演得確實好,但是關注度不夠。

通常來說,在一部商業片裏挑大梁的也不是這些老戲骨,這也就意味著,雲星獎和熱愛商業電影的影迷之間都存在隔閡,更不必說平素對電影關注不夠的普通觀眾。

這群人會隨大流看一部電影,卻不會去關注業內動向,更不會關注冷冷立於天上的雲星獎。

但顧熠連獲提名後,他的熱度為雲星獎引來了不少關注。

自《一枚信箋》成為雲星獎提名影片後,至少頒獎典禮的收視率連年增長,顧熠靠《殺機》獲得最佳男配角、靠《山花》獲得影帝的一幕都是雲星獎近十年來的收視巔峰。

就算雲星獎牢牢把住了電影類獎項的頭把交椅,關注度卻依然是它所需要的。

“天降紫薇星嘛。”一位記者感慨道,“就該有紫薇星的樣子。”

這次有媒體搞事,讓余敏行的意思被曲解,這事為什麽能夠順順利利結束?

也並不是余敏行這人有多麽謙讓,他要真為人謙讓,那些讓人曲解的話他根本不會說,問題在於,是顧熠太厲害了。

60億票房的《星際覺醒》,30億票房的《殺機》,同樣是他主演的票房過20億的《一枚信箋》和《偶像之死》,加上雲星獎和AL電影節的影帝。

換成其他年輕演員,余敏行會那麽幹脆地低頭嗎?

年輕演員下不來台是年輕演員的事,又不是他余敏行的事,怪只怪那些年輕演員自己對號入座。

但顧熠不一樣,論獎項他贏過余敏行一頭,論票房,他一部《星際覺醒》就夠了。

如果余敏行這麽說其他年輕演員,那就是作為前輩對年輕演員的指導,可對象變成顧熠以後,就是余敏行自己嫉妒發酸。

……

到了禮堂,顧熠依舊和李煦、趙旸他們坐在一塊,《偶像之死》沒有入圍最佳影片,所以座位並不在中間一排,而是在左邊靠後的位置。

“緊不緊張?”顧熠先問的李煦。

“緊張死了。”李煦小聲嘀咕道,“我今天認識的演員比我這輩子認識的還多。”

“我也是。”趙旸湊過來,“好幾個是我們公司的,但之前……他們和我不太熟。”

趙旸是大公司力捧的新人,但公司簽約藝人多,就算他在新人裏排在前面,在其他人眼裏,他也就是個普普通通的新人,沒有人會因為他被力捧高看一眼,除非他能被捧出頭。

《偶像之死》上映前,同公司的一哥二哥對他是一副面孔,上映後則換了一副面孔,而他提名雲星獎最佳新人後,公司的前輩們待他就更客氣了。

趙旸來參加雲星獎紅毯前,「二哥」還問他和顧熠熟不熟,想請他引薦一下。

趙旸說,他和顧熠只是合作過《偶像之死》的關系,不算特別熟,對方立刻換了一副臉孔。

所以……他和李煦才特別說得上話。

他倆一致認為,顧熠在娛樂圈裏真的是異類一樣的存在。

當初合作《偶像之死》前,兩人都擔心和顧熠相處不好,畢竟顧熠有人氣有實力有演技有獎項,他們是純純純新人。

可顧熠為人找不到一點缺陷,事業心和對表演的熱愛是他們所見過的娛樂明星裏最高的。

和顧熠相識之後,他們見到了娛樂圈標杆的模樣,就會在不自覺間把顧熠和其他演員進行對比。

不對比或許還好,一對比,他們會在不自覺間拉高對其他人的期待。

然而,在他們所認識的演員裏,除了圈子裏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外,沒人能做到顧熠那樣。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他們在新人期就認識了最出色的演員,看到最厲害的表演,而自那之後,他們所見到的、看到的很難再上升了,只會一直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