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174 回校(第2/3頁)

到了研究生領域,顧熠比較熟的幾位同學都投身到了比較新興的領域,那樣更容易出成果,爭取經費也更容易,化院教授們擅長的領域也不同,當了他們的學生之後,研究領域自然逐漸向導師靠攏。

“回來了。”

顧熠乖乖坐好。

他的導師是本科就在跟的朱教授,在朱教授的學生裏,顧熠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一位———卻並非化學領域的知名度。

提到這一點,朱教授就有些恨鐵不成鋼。

但他老人家是非常包容的,他接受自己的弟子去從事任何行業,京大畢業生裏,也有不少畢業後從事了與化學毫無關聯的行業。

他看重顧熠的論文,卻更希望顧熠在他手下能學到一些東西,所做的科研能實現成果的轉化。

從某種程度上說,顧熠是最不需要論文堆積榮譽的一位學生,他應該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學給予的快樂裏,而非為了論文、為了職稱,為了在高校中有立足之地。

放在娛樂圈,道理也是一樣的。

通常來說,紅到一線的明星是不需要太高的學歷去點綴的,絕大多數讀到研究生以上的明星都不是為了提升自我,而是為了高學歷這個人設。

所以在娛樂圈炒作學霸最容易翻車。

這次回校,顧熠只有兩件事,一是繼續自己的研究生生涯,二是寫歌。

和Crown暫停活動那年不同,那一年,顧熠用大四一年的時間彌補自己整個大學的不足,現在顧熠還是挺松散的。

他有跟著導師做的項目,也有和師兄師姐們合作的項目。

加入實驗,顧熠也是出力的。

他的優勢在於他上輩子學化學的經驗,還有他對於目前海外部分研究的熟知程度,加上顧熠自身也有一些天賦在,因而他經常能給出一些正確的建議。

實驗有疏漏的地方,他也能點出來。

還有一點就是,顧熠自己願意自掏腰包做實驗,在耗材的使用上,有他在的地方,手筆都很大。

從最最最小的地方說,他們平時奶茶和火鍋也是管夠的。

顧熠本人也不是那種頤指氣使的金主,該他參與的工作他從不缺席,需要他熬夜打掃衛生,他也從不拒絕。

化院研究生裏有不少從外校考進來的學生,和顧熠不熟悉的時候,還覺得他這位大明星高不可攀,可實驗室借個設備討論個問題,顧熠和普通學生沒有任何區別,大家也就意識到,顧熠雖然有份兼職在,卻也是真心實意搞化學的。

回學校最惱火的一件事,就是實驗失敗,或者很久不出成果,當然,最最惱火的是,這邊成果還沒出,海外或者其他大學的論文已經發了出來。

苦逼的化院生們通常用農學和動物學的例子安慰自己,不管怎麽說,他們的實驗對象和實驗成果是可控的,而農學和動物學經常會有草莓被啃了、羊被偷了的傳說上新聞。

顧熠以前還收到過Vic團的一位粉絲罵他的私信。

並不是這位粉絲對Vic團有多麽真情實感,而是———她的畢業論文研究的是Vic團這種模式在國內的前景,結果顧熠的退團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星耀娛樂倒閉了,Vic團解散了,前景自然也就不存在。

顧熠除了對她表示同情外,其他什麽也做不了。

畢竟他沒有主導星耀娛樂的能力,從根本上來說,星耀娛樂的倒閉和Vic團的解散和他沒有任何關聯。

……

回校這一個月裏,顧熠一直在跟實驗,一邊做記錄一邊構思論文,他研究的領域不太熱門,不是成果轉化率很高的領域,但這個領域往深了研究,其實能出不少成果,只是即時性相對差了一些。

化院的現狀向來如此,什麽熱門,就一股腦地去研究,但熱門領域的確是能源行業關注的重點,像目前熱門的鈉離子電池,企業願意投錢,學校自然願意多做研究。

“顧熠,還在看論文?”一位學長跑了過來。

顧熠點了點頭:“看看人家都寫了什麽。”

顧熠自己對論文的渴求並不是很大,對他來說,有一篇合格的研究生論文就足夠了,不過論文是為數不多展現科研成果的方式之一,他具體做了什麽,這些研究又能發揮什麽樣的作用,都要通過論文去展示。

“還習慣嗎?”

顧熠點了點頭。

對方比顧熠大了一屆,但不是朱教授的學生,只是對方經常來找顧熠一位同門師兄,久而久之,也和顧熠慢慢熟悉了起來。

“你其實沒必要這麽認真。”對方狀若不經意,“我們認真點也就算了,反正前途渺茫,你都那麽出名了,幹嘛還在這一行裏?”

顧熠從論文裏探出頭來:“什麽意思?”

“沒別的意思,說說而已。”對方笑了笑,“你不會讓你的粉絲網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