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130 進組(第2/2頁)

金視獎則是電視劇界的重要獎項。

在吳慶春這樣的業內人士看來,所謂的表演競技綜藝毫無意義。

音樂圈搞綜藝,是因為不知名的音樂人確實需要一個平台去凸顯自我。

而表演———每年開機的劇組、立項的項目有無數個,無數新人得不到展現自我的機會,出現在綜藝舞台上的至少是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的演員。

他們至少是有公司、有資源的。

甚至一些人作為演員的本職都沒有做好。

“小顧,人紅是非多啊。”

“嗯,確實。”顧熠輕輕點了點頭。

不管是作為Crown的一員還是作為演員,顧熠自認為沒什麽黑料可挖,但拿下雲星獎最佳男配之後,他喝口水都有人黑。

比如《山花》,剛上映的時候,顧熠被嘲是接了部注定撲街的電影,可《山花》票房一過10億,就成了顧熠和業內最頂尖的文藝片導演的合作,「孫有明工作室的頂配資源」。

不出意外的話,《星際覺醒》也要走這個路線,顧熠剛接就被嘲撲,如果《星際覺醒》票房真撲了,就是顧熠職業生涯的滑鐵盧,事業慘淡的開始,如果票房爆了,就是圈內一線導演、一線投資、一線配置。

這其中或許有辛如晨所在的歲月影視推波助瀾,但以顧熠這個年紀取得的成績,他的存在的確有些礙眼。

……

顧熠一周之後進組了《星際覺醒》。

事實上,從他和劇組簽合同到正式進組,中間的跨度可謂十分漫長,許雋說是做了「一些準備工作」,可顧熠進組之後才發現,所謂的「準備工作」有多麽巨大。

顧熠不由問導演:“計劃成本是4億?”

許雋輕描淡寫地點了點頭:“嗯,肯定不夠。”

當然不夠!

只看進組後劇組所做的籌備,和多到難以數清人數的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這就不是一部4億體量的電影。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許雋導演才經歷過一次慘烈的撲街沒多久。

“重映之後基本回本了。”許雋道,“沾你的光,不過願意投《星際覺醒》的還是不多,孫導投了七千萬。”

據許雋說,其他一部分經費來自她以往拍攝的酬勞,還有一部分來自銀行貸款。

“要拍出原作的效果,就不能小打小鬧。”許雋道,“幸虧我和你的合同是在你拿雲星獎之前簽的,再漲價我可扛不住。”

電影艱難地籌備,再開拍,甚至4個億的成本都打不住,顧熠從許雋臉上卻看不到一絲愁容。

這位女導演雙眼熠熠,盡管年過五旬,面上卻不顯絲毫暮色,相反,提起這部《星際覺醒》,她眼中全是野心。

“接下來的成本怎麽辦?”顧熠多問了一句。

“先拍了再說。”許雋微微一笑,“我早年間在京市買了不少房產。”

聽出許雋話語裏孤注一擲的意味,顧熠心中也不由很佩服。

女導演導演一部科幻大片,從電影立項開始,業內統一的論調就是不看好。

但許雋從未屈服過,顧熠甚至沒見她皺過眉頭。

短短幾個月裏,她為拍攝建造出一座鋼鐵城堡,人員由她籌集,由她調配,無論外界如何作想,她在為自己的野心付出行動。

……

進組之後,顧熠就和其他演員開始了為期近一月的訓練。

《星際覺醒》是一個關於太空戰的故事,是人類保護家園、抵抗外星入侵的過程中覺醒自我的故事。

什麽是最偉大的?

身為人的愛的光輝,人為人犧牲,為親人、為朋友、為守護自己所在的家園爆發出勇氣和力量的故事。

《太空漫步》兩部曲講述的是人類探索太空的故事,因為電影結合了目前已知的探索太空的技術,加上一些想象力,電影顯得無比真實。

換而言之,《太空漫步》走的是腳踏實地的技術流路線,Crown那首《致一零零一》之所以被選為《太空漫步》第二部的推廣曲,是因為電影有致敬一代代科學家為探索太空而付出的努力的意味。

《星際覺醒》更接近幻想流。

電影有絢爛的畫面、殘酷的戰爭,也有人與人之間的爭鬥。

顧熠心中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