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110 上映(第2/2頁)

那是演技和演技的碰撞,只不過在《殺機》之前,這份碰撞只屬於經驗豐富的演員。

一部《一枚信箋》,一部《殺機》,顧熠正式有了坐上棋局的資格。

“孫有明到底是從哪兒挖的人?”《殺機》的一場活動上,張繁熟悉的一位老牌導演感慨道,“我們為了找合適的演員,電影學院跑遍了,還搞海選,各家公司也都有推薦的演員。”

但客觀來說,這幾年嶄露頭角的年輕演員裏,沒有一個比得過顧熠。

不僅是演技,顧熠屬於只要出現在屏幕上,觀眾就舍不得移開視線的那類演員。

“孫有明眼光太毒了。”

……

此前那位評判顧熠演技「懸浮」的大V仍把那條微博掛在首頁,《殺機》上映後,雖然各位同行的評分都不低,他依然不肯打高分。

一位同行忍不住留言道:“你與其說顧熠的演技懸浮,還不如說《殺機》的劇情懸浮。”

《殺機》並非典型的正義戰勝邪惡的電影,贏家算不上真正的贏家,又融合了槍戰、懸疑、黑吃黑種種元素,這是放在電影裏的M城,要放在現實的S市,和城社區的叔叔阿姨們就能把老板這份基業扼殺在萌芽之中。

M城貧富差距太大,犯罪者也多,那就從基層幹起,先精準扶貧,再點對點幫扶,整治環境,建設文明城市,電影裏的故事壓根就不會發生。

再說了,公檢法一向審查最嚴,為什麽嚴,看《殺機》就明白了,把程灝這樣的犯罪分子後代放進正義隊伍裏,能行嗎?

顧熠偶爾還聽王阿姨他們吐槽,說有些專家建議取消審查,說這是對犯罪者子女的株連,問題是犯罪者自己犯罪的時候都沒考慮到子女,專家倒是先替人家考慮上了。

按現實社會的劇情來拍,程灝壓根不會和陸銳成為同事。

大V對同行的留言不屑一顧,篤定道:“顧熠糟糕的發揮必然會毀掉《殺機》的票房。”

影視大V對票房的預測往往是一部電影上映後的熱點話題。

這位大V早早篤定《一枚信箋》票房慘敗,職業生涯遭遇了一波滑鐵盧,雖然《殺機》有兩位影帝加盟,票房注定不會太差,他還是在一片看好聲中瘋狂唱衰。

……

《殺機》上映首日,便在五一档奪下3億票房,在票房排行榜上高居第一,《追殺》成績雖然不如《殺機》,卻也以近兩億的票房拿下了榜單第二。

不過上映第一天的成績並不代表電影的最終票房,就以和《一枚信箋》競爭的《瀚海》舉例,《瀚海》的首日票房並不遜色於《殺機》,最終成績卻很不盡如人意。

當然,論成本,《殺機》遠遠比不過《瀚海》。

《瀚海》票房的慘敗,在近幾年的電影市場都是數得上號的。

所以《殺機》劇組上下的壓力遠不如當初的《瀚海》,何況院線這邊排片和場次都不錯,不像《一枚信箋》上映時,電影只能拿到邊邊角角的場次。

嚴錫澤和張繁兩人正合體進行路演,等第一輪路演結束,張繁先帶著顧熠到臨近的幾座城市路演,嚴錫澤則帶隊去別的城市。

——雖然觀眾們很期待扮演程灝和丁暉的兩位演員能在現場互動。

……

顧熠準備外出的這兩天,他的舍友們看他的眼神都很古怪,最近連飯都不讓顧熠帶了。

顧熠:“……”

真的,丁暉是耍槍的,不搞化學攻擊。

雖然……化學這個專業的確有些危險,但他真的沒有丁暉附體。

除此之外,《殺機》這部電影帶來的效果是———在班級群裏聊天,@顧熠時,他的同學們都會不自覺用上敬稱。

有時候@完顧熠,還會立刻撤回,加上「同學」或者顧熠在文體部的身份。

以示尊敬。

顧熠:“……”

真的離譜。

他們老師也去看了《殺機》,看完還把顧熠上下打量了一番:“看不出來,你脾氣還挺大的。”

“老師,電影不是現實。”

“我明白的,顧熠同學。”

為什麽連老師都會特意加上「同學」這個詞啊!

放心,他是同學,不是殺手。

等京大BBS上有同學留言,說一旦顧熠在圖書館裏打開書包,他們就懷疑顧熠能立刻掏出一把槍來,對現場突突突幾下。

還有人嫌熠字難打,直接叫他丁暉的。

對此顧熠表示,自己已經心如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