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魏辰可不知道王康去調查自己‘親爹’,他甚至不知道親爹已經長什麽樣子了。

自從他穿越而來就沒有見到過親爹,只是憑借著對方送來的幾次銀子,確認對方還活著。

只是近兩年沒有再寄銀子,不過魏辰並不在乎,畢竟他已經自己能活著了。

因為魏辰已經錢生錢,蓋新宅子,買莊子,幽州府有店鋪,有府宅。

魏辰完全可以養老了,絕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小日子過得是美滋滋呀!

人就是要學會知足,知足常樂。

~~~~~~~~~~

玉門關是天啟朝的邊境,出了玉門關就到塞外,到了關外,就不屬於天啟朝的地界。

匈奴和天啟朝經常碰撞起摩擦,大戰沒有,小戰不斷。

但是天啟朝絕對要比匈奴富饒,沒有出現過劣勢,所以匈奴是不敢直接侵犯,日常的騷擾卻是不斷的。

明顯的就看出來匈奴侵犯天啟朝的心,是不會滅絕的,天生的就想占領好地方。

就是因為混亂,邊境貿易才會更加的賺錢。

茶葉,鹽,絲綢,瓷器……

天啟朝擁有著匈奴還有外邦人所喜歡的各種東西。

富饒的物資,令人向往的魚米之鄉,果然是令人向往的存在。

王康來到邊境,身上也是擔負著皇命,當做太監監軍。

太監監軍也是從懿光帝特意扶植起來的一股力量,不僅要和文官對抗,更要和五官對抗。

反正名聲怎麽都不好,很多太監當然抱團取暖。

太監們要是不抱團取暖,早就已經被分化了。

不是沒有太監想要上位,想要取代魏千歲,成為下一個千歲。

但是沒有了抱團取暖的太監,很快就會被文官給利用死,死的是死無全屍啊,太慘了。

從那之後,雖然明面上宦官們還是內鬥不停,似乎為了登上高位而不擇手段。

其實背地裏宦官們早就擰成了一股繩,宦官們無論是宮內宮外都佩服一個人,那就是魏千歲。

話扯遠了,王康作為太監監軍,此次來到邊境,看似領了任務,來此占便宜。

~~~~~~~

駐紮在玉門關,一直抵抗著匈奴的嶽家軍。

因為有嶽家軍在,保護了一方平安,匈奴也不敢進犯。

嶽家開國前就跟隨著皇帝,南征北戰,建國後被封武虎侯。

武虎侯是世襲罔替的爵位,而且也被暗示著開國皇帝對於嶽家的信任,一直嶽家確實是猛將在世的存在。

嶽大將軍,年歲已經過五十了,一直鎮守在玉門關。

此時,武虎侯府,嶽大將軍的書房。

莫將軍生氣的說道:“這些太監沒有一個好東西!”

作為嶽大將軍的親信,莫濤海很是氣憤,為嶽大將軍感到不值。

“不要多言,被人聽到了不好,濤海,你不想想自己,也要想想家人呀。”

嶽大將軍一張正氣的臉,滿是被歲月和風沙雕刻的痕跡,已經阻止了莫將軍的說法。

身邊坐著三位都是將軍,也都是嶽大將軍的信任之人。

分別是風德忠將軍和劉道全將軍,以及莫濤海將軍。

而公孫雄是嶽大將軍的軍師,一直輔佐著嶽大將軍。

“老莫別生氣,別耽誤了將軍的大事。”

公孫軍師一身寬袍,面容也是個俊秀中年美男子,但是卻有一個羅鍋背在身後。

公孫雄也算是出身名門,只不過身體的殘疾讓他無法參與正常的科舉,無法當官。

於是因緣巧合下,公孫雄成為了嶽大將軍的軍師。

足智多謀的公孫軍師,也備受幾位將軍的敬重,所以他一開口,也讓莫將軍閉上了嘴。

“就算今天沒有王監軍,明日也有其他的太監前來,這是皇帝的命令,又不是一個太監就能決定的事情。”

公孫軍師淡定的說道,眼神裏都透露著盡在把握中的神采。

三位將軍對視一眼,異口同聲的說道:“還請軍師不吝賜教!”

嶽大將軍一直皺著眉頭,他也不知道懿光帝到底是不是老年癡呆,怎麽今年的軍餉,一直拖欠著。

到底發生什麽事了?

懿光帝就算是再混蛋,再小心眼,也從來不會扣軍餉。

他只會不停的找嶽家的麻煩,就是大麻煩沒有,小麻煩不斷。

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嶽大將軍都可以理解,畢竟皇帝都多疑。

“呵呵~ 諸位且看著,皇帝已老,皇子年輕氣盛,權力已經被分化。……”

公孫軍師沒有說完,留有空白,在場的人都不是笨蛋,仔細一琢磨就知道這是天啟朝將大亂了。

懿光帝都管不住自己的皇子,皇子的手竟然都觸碰到了軍餉。

難道不知道軍餉就代表著邊境士兵,是真的不把邊境士兵當做一回事,匈奴來犯,如何抵抗?

任何不將邊境士兵放在眼中的王室,都離滅亡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