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第3/4頁)

其實,自從蘇涼出現以來,國家隊對於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已經有所提升了,教練組的教練們都會將自己的選手交到埃裏克手裏,請他配合制定相對應的體能訓練計劃。

但是這種重視的程度其實也就是到此為止了。

在日常的訓練中,教練們還是會更加注重對選手技術方面的訓練提升和調整,像是什麽小肌群控制、身體平衡協調控制等等,教練組的重視程度還是有限。

畢竟有的教練實在是很難理解,像是彈力帶加勾繃腳之類的訓練,究竟對於身體素質和體能的體能有多大的效用?

而至於埃裏克所說的穩定性,還有蘇涼一直在追求的對於訓練內容的精確性,這些和華國一貫以來的傳統訓練方式、習慣都並不一致。

有的教練包括選手都更加信奉數量大於質量,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熟能生巧——像是將每一個動作做到極致標準,然後在限定的次數之後就果斷地結束訓練進行休息,這種訓練方式,哪怕有蘇涼在領頭,國家隊內也進行過相應的推廣,但真正按照這種做法做到八成以上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李雲龍想到這裏,突然之間開口道:“……夏訓的時候,小沐進行體能方面的訓練提升,當時我記得蘇涼也是反復跟小沐提及穩定性和動作準確性!”

“還有二翔那小子,雖然一直馬大哈,但是有蘇涼盯著,他在訓練中還是盡量做到了每一個動作的準確——這個賽季這小子雖然狀態不太穩定,但是在比賽中的滑行穩定性和技術動作的穩定性其實做得都還不錯。”

“我當時就想過,如果不是蘇涼對他的要求,或許他要扛過狀態不穩的這一關,恐怕沒有這麽容易。”

在座的教練們聽著這話,不由得面面相覷。

他們能夠坐在現在這個位置上,其實都是非常認真負責的教練了,但是有時候技術觀念沒能更新,固本守舊的情況下,雖然他們做了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可這些事情或許對於運動員來說未必真的有益。

林國斌聽著埃裏克吹完蘇涼的彩虹屁,又聽完了李雲龍的自省和對於此前訓練內容與成效的回顧,最後才將視線轉向在座的教練組成員。

他的手指習慣性篤篤地敲著桌面,視線掃過在座的各個教練:“我一直強調,訓練觀念要更新,訓練理念要科學,其實蘇涼對於國家隊訓練的幫助,絕不只是沐遠笙和孫睿翔這兩個個例——包括褚睿、包括尚飛。”

“還有其余許多各位平時沒有注意到的例子。”

“我想,這一次蘇涼的成績,應該可以給你們足夠的震撼了吧?”

“在之後的國家隊訓練中,我希望大家可以用更加包容的心態進行合理的嘗試,也希望我們可以帶領我們的選手,在短道速滑的這條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

國家隊內,林國斌還在借著埃裏克提出的‘穩定性’在對國家隊的教練組成員進行新一輪的思想革新。

華國隊的短道速滑項目起步晚,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自己埋頭深耕,雖然確實在500米這個單項上搞出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林國斌也明白,華國隊的整體執教水平還是有所欠缺的。

但華國隊很幸運,蘇涼的出現,似乎已經在漸漸彌補上這個欠缺。

而在他給教練組成員們訓話時,遠在瑞典哥德堡的現場已經進入了女子組的最終決賽階段。

與男子組相比,女子組才是真的需要‘警惕’的那一個。

雖說女子組目前已經有劉雨晴和林夢兩人晉級決賽,占據了決賽席位的四分之二強,但是她們的對手還有加拿大的名將莎爾娜哈裏森以及南韓的李敏貞。

這一場比賽屬實稱得上是強強對決了。

對於華國隊的兩名選手來說,這兩個對手中實力最強的自然是莎爾娜哈裏森,作為一名體能強悍爆發力也強悍的女子推土機型選手,莎爾娜在500米單項上的實力也絕對不弱,只是她畢竟還是更擅長1500米單項,500米的節奏讓她不是非常適應。

至於李敏貞……

作為一個南韓選手來說,她也同樣是長距離型的選手,她的前程爆發表現又一般,實際上來說,她不應該出現在華國隊的警惕名單中。

但她是個南韓選手。

只這一點就值得劉雨晴、林夢對她投以關注了。

“小心那個李敏貞!”

江雨霏在場下時,是擰著眉頭恨恨地看向南韓隊方向說的這句話。

一旁的裴景也是同樣的態度,畢竟在之前的比賽中,這個李敏貞已經連續用起跑犯規影響過對手了。

意大利的那個傑西卡就是因為李敏貞的影響導致二次搶跑被判罰下場的。

“她的實力不如你們,所以只能玩這些小花招——你們只要穩住自己的心態和狀態,全力以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