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第4/4頁)

——【對於部分教練團隊,我希望教練組能夠知道,對於選手來說,適當的壓力能夠激發選手的比賽動力,但是過度的壓力和始終高度緊繃的精神狀態,一旦這根繩被繃斷,等待選手的將是崩潰的職業生涯和一塌糊塗的心理狀態。成績重要,但是如何在保證選手心理健康的情況下適當地激勵選手更重要。

運動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在國際上也同樣是個難題,學習南韓的高壓模式可以,但是你不能光有心理上的高壓——南韓在技術上的細致鉆研,請問教練組學到了嗎?】

一連串的點評,越來越辛辣,到了最後,蘇涼點評時其實已經不再針對某一個隊伍了,多少算是給這些教練團隊留了點面子。

只是蘇涼所點評的這些內容,圈子外的人或許分不清他所說的對象誰是誰,可圈子裏的隊伍或者是一些資深的冰迷,在聽過之後基本都能當場解碼了。

就像是那個一整支隊伍的選手都同樣存在體能問題的,就是某個挺有名氣的俱樂部隊伍,這個俱樂部隊伍中唯一一個沒有體能問題的就是某個在體能上天賦異稟的小將,因為這個小將的存在,俱樂部始終不承認自己的隊伍在體能訓練上存在缺陷。

但是蘇涼在點評這個小將時就提到——如果在日常訓練中能夠加大對體能訓練的重視,這個選手在體能上還能有更進一步的提升。

至於那個鄭文冰。

一開始冰迷們也沒反應過來,就是覺得鄭文冰的滑行好像確實看起來有些眼熟又別扭,但是具體又說不上來到底像是誰。

等到蘇涼點出這個問題之後,眾人恍然間一想,鄭文冰在今天這幾場比賽中的滑行,好像是不是和蘇涼隱約有點像?

但是蘇涼的個人特色太明顯了,鄭文冰只是在彎道能力上相對出色,別的方面其實和蘇涼搭不太上邊,例如鄭文冰在速度耐力上實際上就有明顯的缺陷,如果非讓他學蘇涼的後程超越的話,他在比賽後半程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的優勢。

盲目的模仿只會讓鄭文冰在實際的比賽中逐漸損耗他的個人特色,最後變成個四不像。

還有像是那個模仿南韓的模式,結果學不會人家的精髓光學會南韓的精神高壓PUA模式的隊伍……

光聽蘇涼的這句點評冰迷們就覺得血壓在一瞬間飆高了,又有熟悉那個隊伍的冰迷當場額頭冒青筋了。

“我就說呢!隊裏從上個賽季開始怎麽回事,選手一個個的感覺精神緊繃得跟個什麽似的,不僅是青年隊這裏,他們的成年隊也是一樣的情況,感覺隨便一碰都要冒火兒打起來一樣,隊員之間也感覺看起來像是有仇……”

“所以他們其實是在學小棒子,結果光學會小棒子的那種不把選手當人看的作風,還學不會小棒子的技術?!”

蘇涼的這一連串的點評,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當天,在世青賽資格選拔賽的直播結束後,當天的體育新聞也直接播報了當天的蘇涼解說盛況,最後,體育新聞還采訪了國家隊的林國斌。

這位國家隊的總教練在采訪中一臉彌勒佛似的笑眯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國家隊會聯合國內冬運管理中心,對全國的各個隊伍進行一輪新的培訓和篩查。”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僅僅是一次直播解說而已,蘇涼居然最後也能搞出這種陣勢。

以至於當天世青賽的資格賽結束後,二翔在看到他家老大時,都直接腿軟了兩秒,顫顫巍巍地後退,直接縮到了武剛的背後偷偷看他老大的臉色。

蘇涼:……

蘇涼也是沒想到,二翔這家夥膽子也能小成這樣。

至於蘇涼的三天現場解說結束之後,各個省市隊伍的教練組看到蘇涼恨不得繞路三尺遠的事情就更不必說了,要說三天解說的工作結束後,唯一一個對蘇涼的態度沒有改變又或者說更愛他的人……

“昂!哥哥哥哥!”

在蘇涼解說結束,摘下耳機跟林方正、廖雨薇兩位老師點頭示意之後,早已經迫不及待的小不點簡直是從他的位置上‘飛’到蘇涼懷裏的。

小家夥在被蘇涼抱進懷裏之後,整個小臉上都是對哥哥崇拜的模樣:“哥哥真是太厲害啦!”

看著小家夥這亮晶晶的眼睛,蘇涼又看了眼不遠處慫了吧唧的二翔,蘇涼溫和地揉了揉小家夥的腦袋,然後平靜道:“嗯,暖暖也很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