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第3/4頁)

總之多方因素之下,他弟如今的那個側向式起跑的技術啊,是真的拉胯,甚至目前還無法把他弟弟的爆發力優勢給融合進去,以至於教練組甚至還懷疑過他弟弟的爆發力是不是下降了,後來做了體測才確定他弟弟的爆發力實際上是在穩步提升的,有問題的不是他弟弟的身體條件和爆發力,而是純粹技術上的問題。

當然,王俊看蘇涼這個解說的翻譯版本,其實意思是說他弟弟的爆發力不錯,但是不算是特別出色,這個事情他也能夠理解——畢竟蘇涼是站在他那個高度上看問題的,從蘇涼的視角看,爆發力出色應該沐遠笙和褚睿那樣的,他弟弟的話,如果從蘇涼視角來看,確實就是‘爆發力不錯,但還需要繼續提升’。

王俊在看完這個帖子之後,想了想,當即先拿起宿舍的座機電話給他弟弟的主管教練播了去。

“喂,張教練嗎?我王俊,王傑他哥哥。”

“事情是這樣的,冰雪王國這個論壇您知道的吧?短道速滑版塊上這會兒有人在直播蘇涼解說中對各個不同選手的點評,我覺得很有參考價值和意義,不過還是您作為教練更專業,所以打個電話跟您說,您可以看一眼,看看有沒有參考的必要。”

直到王俊掛斷了電話回到電腦前,他才在貼裏恢復了一句:【蘇涼牛逼!】

而這個帖子裏,在注意到蘇涼的點評後,緊急聯系選手主管教練的事情還不止是王俊這麽一個。

等王俊翻完了這個帖子後,發現有不少的選拔賽運動員家屬、朋友都已經紛紛冒頭,感慨蘇涼的解說問題之精準。

原本前頭蘇涼的這些解說剛被‘翻譯’出來的時候,還有人覺得蘇涼這說話方式是不是不太好呢,結果立刻就有林秀敏的朋友跳了出來——

232L:【怎麽不好了?敏子他的問題就是在這兒擱著,就是得要解決,難道蘇涼從頭把他誇到腳,敏子身上的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了嗎?不可能的事兒!我們想要的就是蘇涼這種可以直接一針見血把最大的問題點出來的講解風格,這樣運動員在知道自己最大的問題在出在哪兒之後,我們也可以針對性地去訓練、去調整!】

這一條的評論很快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其中不乏有部分沒有跟到現場的省隊或俱樂部某些選手的教練也現身說法。

239L:【我個人也是非常激動於蘇涼的這個解說風格的,要知道坐在解說席位上,其實從那個視角和屏幕上,能夠觀察到的細節是很有限的,而且一組比賽有4名選手,說實話,一般人光看比賽的話,根本就注意不到這4個選手在啟動滑跑的時候在姿態技術或是爆發力強弱上有什麽不同——通常只會覺得嗖地一下,選手們就已經全部蹬冰啟動了,然後就進入到了第一個直道銜接彎道的爭奪內道領滑位置的階段。

這看起來簡直是眼花繚亂,就別說是一般觀眾了,一些資歷淺的解說員都不太能夠看清賽場上的實時情況。

所以有的時候觀眾們看比賽,會發現解說員並不會在實時解說賽場上的賽況,反而會提一嘴這個或者那個國家隊的整體技術特色,又或者再提一提這個選手的歷史成績等等。

像是咱們體育頻道的林方正老師和廖雨薇老師,兩位都是老運動員出身,解說資歷也很深了,但在一些重要賽事上,其實大家也可以發現,兩位老師更多的是從情緒上激勵觀眾,而不是從選手的技術細節表現上開始入手講解。】

這個回復的人就是被王俊一個電話喊上來的王傑的主管教練,他在看完樓裏蘇涼的解說後,特別是把蘇涼針對冀省省隊的幾個青年選手的比賽情況解說全部挨個兒看完一遍之後,這會兒心裏滿溢出來的,可以說全部都是對蘇涼這個天才選手的感慨了。

這會兒他不僅是自己在看這個帖子,還把帖子的鏈接分享到了他們冀省省隊的教練QQ群組裏,於是很快冀省省隊的青年教練組這裏就從他一個人看帖子,變成了一群教練和助理教練一塊兒看帖子。

一邊看他們還一邊在QQ群組裏討論蘇涼某段話背後的意思,再結合他們自己了解的本省隊的選手和其他省隊的選手情況。

這逐一對比下來之後,留下來的就只剩下嘆服這兩個字了。

張建:【沒別的說,就一個字,牛!】

張建教練在這麽說過之後,他們省隊的其他教練也紛紛感慨,這個蘇涼確實是厲害。

張建:【真的可惜了,這比賽居然不是直播而是剪輯錄播,那到時候缺損的細節會很多。】

王華:【張教練說得對,這蘇涼的比賽沒辦法結合視頻來觀察選手,太可惜了——要不這麽著,咱們冀省去京市也挺快,今天這會兒也才500米的上午場比賽,預賽和四分之一決賽還沒結束呢,不如咱們趕緊著跟隊裏打個申請,把隊裏的錄像設備直接調用起來,到現場去把比賽和蘇涼的解說都給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