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第2/3頁)

而由於國內特有的舉國培育體制,運動員的商業收入究竟應該歸屬運動員還是所屬運動隊之類的問題也屢屢在業內產生矛盾與探討。

只不過吧,這樣的問題,在冰雪項目上暫時還沒出現過。

實在是冰雪項目的普及度太低,運動員的民眾認知度有限,不像是籃球、足球、乒乓那些項目,國民認知度高,廣告商找他們也更有底氣和熱情。

冰雪項目這裏,就算02年初冬奧那會兒,華國隊的幾位奪牌選手也沒能收到幾個商業邀約,更別提現在這普普通通的小賽年了。

幾個領導正聊著呢,突然中心裏前年新增的商務與市場拓展部門的科員小許就腳步有些匆忙地敲門進了辦公室。

“怎麽了?”

小許平復了一下自己的輕喘,聲音裏帶著驚喜道:“主任,飛揚集團那裏答應了冠名投資,並且百分百地接受了我們提交的資金方案,咱們這個賽季的比賽,飛揚那裏全投了!”

王建平聽到這話,當即一喜:“好啊!太好了,飛揚集團不愧是咱們國內的運動品牌,願意給國內的冷門項目支持,好,太好了!”

王建平連連說了幾聲好之後,才想起詢問:“那除了冠名之外,飛揚集團有提什麽別的條件嗎?”

小許笑著道:“有,不過我看這條件,問題應該不大——飛揚的人好像想邀請短道速滑項目的選手蘇涼作為他們的品牌代言人,說這塊的費用會單獨商量。”

聽到這話,剛剛還在聊著其他項目運動員商業代言等等話題的王建平等人都怔了一下,然後哈哈笑出了聲。

“看來咱們剛剛說的話真沒錯,這個蘇涼的身上,商家價值或許比我們想得還要高啊!”

***

2003年9月19日星期五,03-04賽季的華國第一場國內賽事,飛揚杯短道速滑全國挑戰賽京市站的比賽,正式拉開了帷幕。

因為飛揚集團的冠名,這次的挑戰賽選手獎金也達到國內賽事的了歷年之最,冰雪圈子裏都知道了飛揚集團像是因為看好蘇涼,所以一口氣答應了冠名一整個賽季的短道速滑賽事。

這件事情在冰雪圈子裏很是產生了些爭論,有人認為資本的加入會使得整個運動員圈子人心浮動,也有人認為這是冰雪項目可以大力發展的好時機。

還有人覺得飛揚集團把重注都壓在蘇涼的身上不合適,蘇涼今年也才16歲,這個年齡段的選手成績還不夠穩定,上個賽季的成績好不代表這個賽季的成績能夠繼續保持,言語間頗有點貶低蘇涼的意思。

但再如何意圖貶低蘇涼,當蘇涼與他同組的對手出現在追逐賽的賽場上時,現場驟然響起的歡呼聲已經證明了現場觀眾對於蘇涼的熱情。

與蘇涼同組的是一名京市隊的選手,但在看到現場觀眾對蘇涼的熱情表現後,明顯有些不太愉快。

論理來說,今天這是國內賽,蘇涼與這名京市隊的選手應該屬於‘隊友’才是,可惜的是,這名‘隊友’看起來並不怎麽喜歡蘇涼。

對於這名‘隊友’的態度,蘇涼並沒什麽所謂,從前到現在,不喜歡他的人有太多太多,作為一名運動員,在不斷攀登的過程中,總會打落一些對手。

這些對手不可能對他抱有太多的好感,並且,如果這些對手的情緒只能沉浸在對他的厭惡上的話,那麽這些現在還能稱為‘對手’的運動員,很快就不會再有機會登上和他同一水準的賽場。

當蘇涼與他的這名京市隊的‘隊友’在賽場的對角起跑線位置站定,隨著發令員的指令聲響起,蘇涼已經壓低了上身,手臂擺高,將凜冽的目光看向前方,冷靜地等待預備之後的發令槍聲響起——

幾乎只是一個短暫的呼吸之間,‘砰’的發令槍聲響徹了這個全新的短道速滑場館,賽場觀眾席上,所有因為‘蘇涼’這個名字而來的冰迷們,都將視線匯聚在了那個穿著一身白紅相間比賽服的少年身上。

而這個少年,也在發令槍聲響起的瞬間,輕盈而迅捷地向著前方啟動疾跑,繼而迅速又流暢地銜接到了快速的滑行之中,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一般,再眨眼他已經沿著內道入彎,沒有浪費一絲路線上的距離。

他的滑行快速而又輕盈,每一次的蹬冰都顯得流暢而順滑,像是不費吹灰之力,卻又在倏忽間又已經再度拉近了與他對手之間的距離。

曾經較早關注蘇涼的冰迷都還記得蘇涼在上一個賽季中最初與周海波的那一場追逐賽。

如果說那一次的追逐賽蘇涼的表現已經足夠驚艷的話,那麽這一次的7圈追逐賽,蘇涼所表現出來的絕對速度能力更是全然的碾壓。

“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追逐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