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3/4頁)

此時面對前方的弗拉季斯拉夫,他也在意圖抓著最後的機會嘗試完成對對方的超越。

當賽程進入第4圈的後半時,崔昌熙已經果斷的擺到了外道上開始加刀提速,但500米的賽程極短,選手們全程幾乎都是處於沖刺的速度,崔昌熙的速度實際上也已經到達了他個人的極限,在此時的加刀提速效果有限。

至此,從第2圈開始就始終保持在領滑位置上的蘇涼仍舊還身處在最安全的位置上,所有人幾乎都以為蘇涼會就這樣安安穩穩的在領華位置上控制著後方的滑行路線和滑行速度,等待最終的勝利。

但就在此時,蘇涼腳下突然也開始加刀提速!

“這是怎麽回事兒?!”

賽場旁的教練指揮席上,張棟成著急的問了一句:“他現在只需要冷靜冷靜的保持剛剛的控制方式,穩定的滑行到最終贏得勝利就可以了,為什麽在這個時候突然加刀提速?”

對於短道速滑的選手們來說,並不是腳下的速度越快越好,而是在自身控制能力的範圍之內,速度越快越好。

如果一位選手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到自身的速度上之後,那麽對於自身路線的控制以及對後方選手的掌控必然會有所減弱。

張棟成對於蘇涼的這個選擇感到有些著急,這都已經是最後一圈了,選手們前程的階段都在高速滑行沖刺,就像是剛剛的南韓選手崔昌熙意圖擺到外道上對前方的選手進行超越,但是事實上他本身的速度也已經接近極限了,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加刀提速很難有一個出色的效果,也很難對整體的速度在產生太大的改變。

蘇涼在這種時候加速,既沒有必要,也未必有效。

但沒等張棟成腦子裏的這些念頭轉完,就聽到現場的觀眾席上傳來了更加興奮的歡呼聲和加油呐喊聲。

——“我的天,這個華國的選手還能夠在最後的階段提速?!”

——“蘇涼,加油!沖啊,蘇涼!”

——“所以他在之前的速度還沒有達到他的極限嗎?這個華國的選手未免也太過可怕了???”

事實上,先前階段蘇涼的速度確實已經接近了他的極限,但是也確實沒有徹底到達他的極限。

最後的這個階段,如果按照穩妥的做法,當然還是繼續保持對後方弗拉季斯拉夫完美的控制,盡可能的將這種控制保持到最終沖線的階段。

但是蘇涼在先前的一次過彎時,就已經回頭察覺到後方第3位的選手變成了南韓的崔昌熙。

以他對崔昌熙的了解,只要有任何的一線機會,崔昌熙都有可能在最後的階段完成對弗拉季斯拉夫的超越,就像是他前面超越埃利澤勒佩奇的時候一樣。

但蘇涼不想給崔昌熙任留下任何可能晉級到決賽晉級位的機會。

他知道自己的速度在這種階段已經接近極限了,那麽對於後方的崔昌熙來說也是同樣的情形。

所有的念頭在他腦海之中迅速的轉了一圈之後,他就果斷的下了在最後一圈提速的決定。

最後一圈的提速他不是想要炫技,也不是想要展示自己的速度,而是在最後的這一階段,他開始高速滑行之後,在他身後的弗拉季斯拉夫一定不會繼續落在他身後,也會開始加速滑行。

前方領滑位置的選手對於後方選手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旦他開始在最後的階段加到提速滑行,那麽後方的選手也一定會同樣開始提速。

就像是張棟成所擔心的一樣,選手的速度在達到一定極限之後,對於自身的控制能力也會有所降低,對於蘇涼是這樣,對於其他選手同樣如此,只要蘇涼在前方加速,崔昌熙也不得不在後方加速,在加速的情況之下,他和弗拉季斯拉夫之間的速度能力是有著一定差距的,在這種情況下,崔昌熙或許可以跟得上弗拉季斯拉夫的滑行速度,但是他卻已經失去了從內道或外道再使用自己的絕佳技術完成對弗拉基斯拉夫超越的可能性。

沒有人能夠想到蘇涼還能夠在冰面上這最後一圈短短的時間裏想到這樣的策略和戰術,並且果斷的實行了起來。

所有人只看到蘇涼在最後一圈加刀提速之後,以讓人驚嘆的速度,仍舊保持著對後方選手的壓制,同時在最後時刻以穩穩的第一的位置,順利的沖過了比賽的終點線。

當蘇涼順利沖線的那一刻,華國體育頻道直播間內,廖雨薇用充滿欣喜的聲音宣布道——

“本場世青賽男子500米半決賽第2組的第1名選手,是來自華國隊的——蘇涼!”

在蘇涼和第二位上的弗拉季斯拉夫順利沖過終點線之後,落在兩人身後的,正是咬著牙沖過了終點線的,來自南韓的選手,崔昌熙。

而蘇涼在順利地沖過重點線之後,仍舊先是對著現場的鏡頭比了個心,然後又將那個心變為了一根豎起的食指——當他的這個姿勢出現在電視鏡頭前時,所有在國內直播前看完了本場比賽的觀眾都忍不住跟著心潮澎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