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7頁)

說到這裏,隊醫搖了搖頭:“這有的人啊,說話是幫助交際,這武剛呢,就是那種開口不如不開口的典型了。”

在按摩床上趴著的蘇涼沉默了半晌,想起了孫二慫當初每每打算去跟武剛搭話,然後被武剛冷冰冰的‘有事?’兩個字給嚇跑的故事。

不知道為什麽,武剛的形象在蘇涼的腦海之中突然就變成了一個有著倒三角吊梢眼、看起來兇了吧唧的鋼牙小白兔。

蘇涼:……

這個印象一旦形成,莫名其妙地就突然固化了,讓蘇涼這會兒趴著看向電視時,都產生了一種微妙的復雜心情。

但不管微妙不微妙的,他反正知道,自己的這個念頭絕對不能給武剛知道,否則他大概就能親自體會一把鋼牙小白兔的鐵拳了吧?

:)

***

冰面上,鋼牙小白兔……不,是武剛和他同組的對手們已經在準備區集結,在發令員‘各就位’的指令聲中,6名參賽選手迅速來到了各自的起跑線前。

從第一道到第六道,分別是姜延河、武剛以及加拿大、美國、羅馬尼亞、比利時的幾名選手。

其中除了姜延河之外,來自加拿大的選手伊曼紐爾·阿基洛巴與來自美國克裏斯·羅伊斯特也是教練組特地提醒過選手們需要注意的對手。

其中加拿大的伊曼紐爾·阿基洛巴就是在賽前各個隊伍進行適應性訓練時,被加拿大隊主教練帶在身邊觀察對手的那名選手——就目前來說,伊曼紐爾比埃利澤·勒佩奇要更受人關注得多。

武剛在熱身時已經觀察過這些對手,但他更加關注的還是在他左手邊的南韓選手姜延河。

或許是感受到來自武剛的關注,姜延河在到達起跑線站定後,還用眼角的余光關注了一眼在他右手邊的這個華國選手。

此時的武剛已經全神貫注地看向賽場前方的冰面,沒有再關注來自周圍的其它視線幹擾。

現場的發令員在觀察了所有選手準備完畢之後,也迅速地給出了新的指令聲——“預備!”

在場的6名選手同時壓低上半身,手臂擺高做好了各自的預備準備姿勢同時保持靜止不同,然後只聽‘砰’的一聲發令槍響——比賽正式開始!

國內體育頻道的解說間內,廖雨薇和林方正兩人在關注到這一組選手全部順利起跑之後,也松了一口氣。

廖雨薇於是笑道:“自從第一組選手的3次起跑失敗之後,接下來這兩組的比賽,我和林老師總是不由自主地關注選手是否能夠順利起跑,在看到選手順利起跑之後,都要微微松一口氣。”

電視機前同樣在堅持觀看比賽的冰迷們,在聽到廖雨薇的這句話之後,也都流露出了難得真切放松的笑意。

可不是嗎?

他們剛剛看孫睿翔和武剛的這兩場比賽起跑,也全都吊著一口氣,生怕又莫名其妙地起跑失敗三回。

所幸這兩組的比賽在起跑階段都沒有出現什麽幺蛾子,所有選手順利起跑,冰面之上的競速已經又一次展開!

姜延河的1500米節奏是非常典型的南韓選手節奏,前程起速不快但會保持一定的速度,在後程所有對手體能消耗嚴重時再提速超越。

所以姜延河並沒有爭取這一組的領滑位,他甚至特別避讓開了武剛,讓武剛滑到了他前面的位次。

當然,武剛也並沒有在一開始爭奪領滑位的習慣,取得這一組領滑位的選手是來自美國的選手克裏斯·羅伊斯特。

這同樣是一名爆發力與力量較為強勁的選手,但是他同時也明顯在刻意地控制著自己的速度,沒有要額外消耗自己體能的意思。

而來自加拿大的伊曼紐爾搶到了第二位的跟滑位置,看起來也並沒有要和克裏斯在前程爭奪領滑位額外消耗體能的意思。

相比較前一組選手相互之間對領滑位的爭奪,這一組的選手則顯得格外的克制,也格外地不好對付。

賽場旁的教練指揮席處,裴景兩手扶著防撞海綿墻的墻體,看向冰面上的視線顯得凝重而焦灼。

此時的比賽剛剛進行到第三圈,而這三圈之中,冰面上的選手相互之間的位次幾乎沒有任何的變化。

這意味著冰面上的這些選手都足夠的冷靜和克制,這些年輕的選手都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在哪裏,他們盡可能地在保持著自己的優勢,冷靜地等待賽場上攪亂局面的那個人出現的時刻。

在這樣的場面上,每一個選手都要有足夠的耐心,而沒有耐心的那一個,很可能就會是這一場比賽的失敗者。

於是從第三圈到第六圈,冰面上仍舊是以美國選手克裏斯為首的滑行隊伍,他們排成一列,有序地在冰面上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