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2頁)

:)

總之,和現在比起來,真的是天差地別呢。

哦。

說起這個。

二翔當初也當過他一陣子體能教練——實在是孫二慫現在天天叫他老大,那副活寶的樣子讓蘇涼很難想起後來那個吹破了牛皮但是還是一臉的教練版孫二翔。

加拿大隊的1小時適應性訓練也很快地結束了,跟著加拿大隊教練留下來的選手並不是埃利澤勒佩奇,而是另外一個蘇涼覺得略微眼熟但是印象不深的選手。

但很顯然,目前加拿大隊的核心選手暫時還不是埃利澤,而是這一位在剛剛的適應性訓練過程中展現出了穩定素質的選手。

在埃利澤退場時,蘇涼的視線還跟過去看了兩眼,看到埃利澤和隊友勾肩搭背地走了。

邊上的裴景看到蘇涼關注的視線,笑了下:“你對那個埃利澤勒佩奇很感興趣?”

蘇涼沒有避諱地點了點頭:“他很強。”

裴景原本只是笑著隨口一問,卻沒想到蘇涼給了他這個答案。

這話一出,邊上的裴景和張棟成的神情都嚴肅了幾分。

蘇涼雖然不是教練,但是選手有的時候也會有比教練敏銳的時刻,特別是蘇涼這樣級別的天才選手,對於同樣的天才對手,嗅覺往往是非常靈敏的。

裴景和張棟成兩人默默對視了一眼,都決定今天回去之後多搜集一下關於這個埃利澤勒佩奇的選手資料,哪怕臨時抱佛腳,更多地熟悉一些也好。

等開賽之後再多觀察一下,如果確實實力出眾,那這樣優秀對手的資料,當然也是越早開始搜集越好。

***

在蘇涼和裴景、張棟成兩人聊天的空档裏,會場的工作人員再一次完成了補冰修整冰面的工作,再一次有選手登場時,就是來自南韓國家隊的隊員了。

南韓國家隊,這一次男對女隊總計有12名參賽選手到場,其中正式選手10人,候補選手2人。

在南韓的選手全部登場時,蘇涼這裏也發現了——當時和崔恩熙同樣前來華國參加了練習邀請賽的高在勇也同樣在場,只不過高在勇應該沒能贏得1500米單項的參賽機會,是以候補選手的身份隨同到來的。

冰面上,南韓的男隊與女隊隊員分批登場適應冰面,在男隊的選手登場時,可以看到,其中崔昌熙、高在勇、金賢德和姜延河四人都時不時地會將視線掃向華國隊蘇涼所在的方向。

其他國家隊的教練也選手也發現了南韓這些選手的態度。

不少人都在低聲地私下交談。

“南韓選手在關注的……是那位華國隊的選手?”

“噢,我記得他,蘇涼!世界杯華國京市站的比賽上,他的表現非常出色,僅次於塞繆爾·亞當斯,拿下了世界杯京市站的1500米銀牌——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世界杯獎牌獲得者,一個了不起的年輕選手!”

“啊哈,原來就是他,我總是認不清華國選手的長相,不過他看起來年紀實在是太小了,亞洲人總是顯得如此年輕。”

各種討論聲在周圍響起,蘇涼倒是並不介意,從始至終都保持著平靜的神情看著眼前的冰面。

邊上的各國教練們在簡單地討論過了蘇涼之後,又將視線再度放到了南韓的訓練上,而張棟成和裴景兩人此時的神色已經顯得有些凝重。

不為別的,就是外教埃裏克當初說得‘南韓的最新技術’,實際上就是身體姿態更低、內外刃滑行更加靈活的這些表現。

之前的幾次比賽,或許是因為南韓自身也還在摸索,因此表現得並不特別鮮明,但在此時所有南韓選手都在使用同一種技術時,就讓人看得更加清晰了。

周圍的不少人都在驚嘆,但是蘇涼在看到眼前南韓隊伍的訓練和滑行表現後,如果有人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蘇涼臉上的表情顯然是並不在意的。

他想起了他爹在身體還健康時曾經帶他參加的一屆世青賽,那時他同樣在場,就聽他爹吐槽過——南韓的這些小棒子,不僅自負而且腦子僵硬得很。

十年前的世青賽賽前訓練他們是這麽練的,十年後也還是這麽練的。

哪怕你南韓的技術再牛逼,可是十年都沒有變化?遲早要完。

蘇涼不知道在他穿越之後南韓小棒子們的水平到底崩盤了沒有,但是現在他身處在2003年的世青賽賽前訓練現場,卻忍不住想要贊同他爹後來說的那句話——南韓的訓練方法,果然和十幾年後他看到的幾乎一模一樣。

不過再固步自封,那也是後來的南韓了。

至於眼前——運用了全新技術的南韓隊伍,對於其他隊伍來說,確實會是一個不小的沖擊。

當然,蘇涼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