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2頁)

賽場上,華國隊的選手在滑行中已經逐漸適應了布達佩斯的這塊冰面——別看只是冰面而已,看起來冰面上似乎都只是一層冰,但不同的冰場澆築的冰面,軟硬程度都有細微的區別,包括短道速滑的賽場上規制也會有些不同。

而對於運動員來說,哪怕只是冰面軟硬程度上的變化,或許都會給選手的發揮帶來不同的效果。

所以提前適應冰面是選手們所必備的功課,而像是匈牙利本國的選手,在這方面就會有場地和冰面熟悉程度上的優勢。

所謂的主場優勢,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因為知道了現場這些參觀者的目的,所以在場訓練的華國隊選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緊張,只有沐遠笙這些已經參加過不少國際賽事的選手,對於這樣的情況才相對比較熟悉。

裴景也早知道,張棟成在車上和這些選手們說過先前的那番話後,應該有不少缺乏經驗的選手都會有些別扭的感覺——這其實也是張棟成的心理戰術了,他倒不需要華國隊的這些青少年選手們自己去演,只要這些選手們自己緊張一些,基本上也就達到了‘藏拙’的目的。

至於訓練的部分,裴景倒是沒有再刻意藏著什麽,日常該怎麽訓練就怎麽訓練——各國的隊伍基本也都是這個意思,畢竟單純看你一次的訓練日常內容,不知道你完整的訓練方案,其實實質上的參考效果並不大。

正常訓練在裴景和張棟成這些教練領隊的安排下,順利地完成了展示,華國隊的選手們在這1個小時的時間裏,也基本上算是活動開了,也逐漸適應了布達佩斯的這塊冰面。

3點整時,華國隊的教練和選手都沒有再拖延時間,在工作人員的示意下,井然有序地都退下了冰面。

各個國家隊伍的冰面訓練時應時間中各自間隔的10分鐘,則是給主辦方冰場的冰面澆冰修補時間——畢竟經過了一個國家隊整整1個小時的訓練時應滑行,哪怕各個隊伍都是盡量將男女隊拆開再單獨時應的冰面,但是總歸是有那麽多的人在冰面上高強度地滑行過,適當地修補也是應該的。

蘇涼等人在下冰之後,第一時間也沒有走遠,裴景和張棟成對視了一眼之後,都招手把蘇涼留了下來。

留下蘇涼的目的就很簡單了——人家南韓那裏李永河和崔昌熙在剛剛的一個小時時間裏恨不得眼睛都釘在蘇涼的身上了,華國隊這會兒要留一個選手跟著教練組一起參觀後續加拿大隊和南韓隊的訓練,當然就是把蘇涼給留了下來。

蘇涼在聽到裴景和張棟成的交代後,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然後迅速回到了後場休息室脫下冰鞋換下了滑冰服,在換了一身運動服和鞋子之後,蘇涼才重新回到了賽場旁。

此時,加拿大隊的青年隊選手們也已經到場上冰了。

和華國隊的選手們相比,加拿大隊的選手看起來一溜兒的都在一米八多,更高的選手也有,長手長腳,一看就知道爆發力與力量非常地強。

這些選手在冰面上,再加上他們腳上的冰鞋冰刀,基本上個個都奔著一米九多去了,如今半年多時間過去,才將將1米7冒頭的蘇涼,在賽場旁看著加拿大的這些男隊選手,感覺自己像是來到了巨人國。

哪怕是讓他穿上冰鞋到賽場上跟這些家夥站一塊兒,這些選手不低頭恐怕都不容易看到他。

累了。

蘇涼默默地望著這群大高個兒,在心裏默念催眠自己——中等身材才是最適合短道速滑的身材條件。

再說了,他以後也能長到一米八的,只是現在年紀小。

在心裏把這莫名其妙的身高怨念咽下去之後,蘇涼再擡頭,就發現冰面上有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加拿大的選手埃利澤·勒佩奇。

這是一個加拿大的傳奇名將,曾經兩度重傷,但是在治愈之後又重回賽場,為加拿大隊在冬奧會上拿下了兩枚男子1500米銀牌。

在埃利澤退役之後,同樣成為了一名短道速滑的教練,還曾經到華國國家隊執教過,他也是蘇涼後來曾經接觸過的外教之一。

沒想到,穿越之後,還能有這種經歷——和曾經的教練,在賽場上同場競賽。

想到這裏,蘇涼難得地微微笑了一下。

還他記得,埃利澤在擔當他的教練期間,還頗為遺憾地說:“真可惜,沒能跟涼你在同一個時代較量過。”

現在,這個較量的機會,不就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