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3/5頁)

就連坐在蘇涼懷裏的小不點也不再扭來扭去了,抱著懷裏的兩個‘好朋友’,專心致志地盯著冰面上的比賽在看。

最先開始的是預選賽階段,1500米總共的報名選手能有57人,通過預選賽,將會篩除17人,保留40名選手進入預賽階段。

預賽的40人再通過預賽、四分之一決賽等逐層晉級。

上午階段的比賽正是由這些預選賽事組成,會來現場觀戰的冰迷也都是實打實的短道速滑愛好者了,一邊看比賽,他們也會一邊認真地聊一聊賽場上的一些年輕選手。

“剛剛的這一組速度明顯快上不少啊!”

“這一組裏有周奇奇在吧?沒得說,這些能被選到國青隊的選手,實力和普通省隊市隊或冰雪俱樂部出來的小孩兒是有差距。”

“不過其實看下來還是有一些不錯的苗子的,國青隊的話,感覺光只對比周奇奇、林永勝和孫睿翔他們幾個,感覺確實也和進國家隊之前有不小的提升,”

“是,周奇奇的話,以前只覺得他擅長那種出其不意靈光一閃的超越,成功率其實也不算高,算是一種奇招,但是現在看起來,他的超越成功穩定性提升了不少。”

“不錯,誒,上一組是不是有一個叫武剛的?也是國青隊的吧?我看他在戰術執行上好像也挺有想法的,實力看起來很不錯啊!”

青少年組的這種國內選拔賽,對於看慣了國際賽事和國內成人組比賽的觀眾來說,精彩程度上可能稍微欠缺了一些,於是觀眾席上的氛圍也和平時看大賽時不同。

胡侃他們這些編劇當即知道,自己來現場觀賽沒有來錯。

不同的比賽不同的氛圍,那麽在電視劇的劇情中應該出現的場景和情節橋段也明顯會有所區別。

這會兒賽場上倒也不是沒有加油叫好的聲音,一些比較精彩的超越也會有觀眾鼓掌,但是氛圍明顯不如之前全錦賽上那樣的熱烈。

觀眾們對於選手們的表現大都是點評式的,也有一些觀眾明顯是參賽選手的家人朋友,於是會在現場大聲地為自己的支持者努力加油助威。

是和之前的全錦賽完全不同的氛圍。

現場也有一些國家隊的教練在,不止是裴景蔣一波他們,這些國家隊的教練組成員手裏都拿著各自的手記板,記錄自己對選手的賽事觀察情況,偶爾看到水平素質不錯的選手,這些教練也會聚在一起討論兩句。

看起來,國家隊除了選拔世青賽的參賽選手之外,應該也是有往國青隊補充一些預備役的新鮮血液的意思。

這些選拔賽都是來年征召選手進國家隊的參考條件之一。

一上午的比賽,對於這些年輕選手的體能也算是一場大考了,體能水平、競技狀態的穩定性等等,在連續的比賽中都會呈現出來,如果只是臨時某一場比賽的表現出色,在多層的預選會後,也會暴露出真實的水平。

在上午的選拔賽賽事結束之後,不少人心裏對於這一批的年輕選手中有哪些強手也都心裏有數了。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就是孫睿翔、林永勝、周奇奇和武剛這4個,省市隊還有冰雪俱樂部裏的那些是有一些還不錯的苗子,但是確實比不過這4個。”

“是的。之前聽說夏訓期前,林國斌林指導往全國各地的各個冰雪具俱樂部和省市隊伍都跑了一圈,專門就要找1500米距離的優秀苗子,當時咱們論壇上還討論呢,覺得總歸有一些苗子會被遺漏的,當時京隊青年隊的教練不是據說還很不滿嗎?覺得國家隊去了個莫名其妙的蘇涼,結果反而不收京隊的兩個好苗子。”

“是啊,當初蘇涼的事情鬧得挺大,現在看來,果然還是林指導有眼光啊!”

京隊的兩個青年組的苗子,他們不是沒看到,但是今天的比賽看下來,這兩人可以說是所有選手中的中上之姿,可距離孫睿翔他們幾個都還有些距離,更別提跟蘇涼比了。

“姜還是老的辣啊!”

原以為今天的1500米距離預選賽至少能夠再篩出幾個漏網之魚的好苗子來,結果有是有,只是這些好苗子好的程度有限,就算送到國家隊去訓練,最終的成績也未必就能夠比得上周奇奇他們幾個。

一上午的比賽結束,哪怕是孫睿翔他這種體能過剩的選手,也覺得累得慌,邊上就聽見有人在低聲討論:“咱們上午這麽累的比賽,下午蘇涼直接就半決賽上場,那體能上還不是占大便宜了?”

看得出來,聚在一起討論的人有好幾個,其中有晉級半決賽的,也有沒有晉級的,居然都還挺認同這個說法的。

孫睿翔聽到這話,翻了個大白眼。

“誒誒誒,你們說什麽呢?說得好像你們體能充沛就能比得過蘇涼一樣,有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