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2/3頁)

“等到蘇涼沒有體能問題時,超級3000米的比賽或許也很難像現在這樣有懸念了。”

當然,廖雨薇的這個話,替蘇涼說得有些滿,但以蘇涼如今的年紀和如今的成績,這段話中的未來確實完全有可能出現。

在廖雨薇與林方正閑聊的空档,賽場上蘇涼等6名選手已經按照各自的道次排序完畢,超級3000米的道次排序是以各個選手的積分高低作為排名依據,因此蘇涼憑借他22分的超高積分穩穩地占據了第一道,排名第二的沐遠笙位於第二道,之後以此是陳問、尚飛、淩俊勇與石文輝。

當各就位的指令聲和預備的指令聲接連響起,所有選手都迅速地做好了準備,然後在發令槍響之後,所有人都……慢悠悠地啟動了各自的滑跑。

是的,慢悠悠。

超級3000米作為一個全程3000米的長距離賽事,賽程是1500米的兩倍,總計27圈的比賽賽程。

起跑階段的第一道起跑和最外道起跑的影響已經降到了最低,更遑論只是起跑階段的領滑占位優勢。

1500米如果還有人瘋狂地全程領滑的話,那麽超級3000米的全程領滑,已經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在前程選手們通常為了保持自己的體能,不會太快速地啟動高速的滑行。

眼前的賽場上也正是這樣的情況,沒有人對領滑的位置有太大的企圖,哪怕是蘇涼以他的側向直立式起跑,都能輕松地拿到領滑的位置——當然,能夠如此也是因為他處於最內道的位置,而在他右手邊的沐遠笙也並沒有和他爭奪的意思。

作為一名500米的短距離選手,3000米的爭奪戰對於沐遠笙來說屬實是有些為難了,不是滑不完全程,是無法以競速的節奏與同場的這些對手爭奪。

所以說,這場比賽,因為體能和個人擅長方向的不同,開場蘇涼和沐遠笙這一對的師兄弟似乎就已經脫離了比賽的爭奪。

不過,說是‘似乎’,是因為蘇涼在處於領滑位置之後,也並沒有刻意退讓,而是就那樣自然而然地領滑了起來。

當然,他看起來也不像是有太大的‘進取心’的樣子,滑行的速度並不快。

這也完全符合超級3000米前程的速度節奏,與蘇涼同場的選手也並沒有任何的懷疑。

這場比賽中,對於超級3000米的積分最為志在必得的大約就是陳問和尚飛兩人了,不過這會兒總共27圈的比賽才剛剛進行到第4圈,他們都沒有刻意地爭奪與超越,暫時安靜地在蘇涼的身後跟滑。

賽場上,6名選手以蘇涼為首,都在最內道依次滑行,看起來整個隊伍特別地有秩序,充滿了一種與世無爭的感覺。

不過這種‘與世無爭’當然不是真實的。

從進入第6圈開始,陳問和尚飛就開始蠢蠢欲動,此時賽道上的排序是蘇涼——陳問——尚飛這三人排於前三的位置上。

在進入第六圈之後,尚飛先一步擺到外道尋找超越的機會,但是陳問當然也知道尚飛的意思,於是陳問一直在注意封堵尚飛的超越路線。

而在封堵的同時,陳問也在尋找向前超越的機會,只是這個機會也並不好找——畢竟他前方的選手是蘇涼,而蘇涼的控線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只是,蘇涼控線?

他為什麽控線?

這麽早控線對他來說有什麽意義?

他的體能不可能支撐他全程領滑到最終的,哪怕現在的單圈速度很低,但是領滑也絕對是一個非常消耗體力的事情。

有一個什麽念頭在陳問的腦海之中一閃而過,但是他沒能第一時間抓住這個靈感,他只注意到蘇涼的內道好像有一個可以超越的空隙,可惜那個空隙看起來有些危險,於是他穩定了一下自己的狀態,想說等到蘇涼給出的空隙更大一些之後再嘗試超越。

這一等……

當前的圈數就已經到了第八圈。

在進入第九圈的爭奪——也就是1000米的爭奪周期之後,陳問和尚飛就注意到在他們最前方的蘇涼在前方入彎階段的速度猛然有了一個提升。

過彎加速?!

蘇涼為什麽要在這裏過彎加速?!

等他們反應過來蘇涼這是要爭奪1000米的首個過線排名時,陳問和尚飛再加速超越也已經無法追上前方的蘇涼了。

直到蘇涼順利地以第一的排名沖過1000米線後,原本處於領滑位置的蘇涼不再保持他的領滑位置,而是慢慢地落到了最後兩位。

至此,陳問和尚飛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蘇涼知道他的體能無法支撐自己滑完3000米奪牌,所以他並沒有爭奪3000米獎牌的意思,他從頭到尾的目標就只是全能王的稱號——以他當前的積分基礎,拿下1000米時的8分加分之後,在場再也沒有誰能夠在全能王的稱號上贏過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