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2頁)

既然沒有什麽可稱道的,那麽他所能做的就只有咬牙硬拼了!

在尚飛選擇了內道的同時,陳問也更傾向於到內道封鎖尚飛,石文輝則趁這個時機直接拉外道先越過了內道在他前方的尚飛,來到了陳問的外側。

他試圖找到一個再超到陳問前方的機會,但是別看他現在在外道上只落後於陳問半個身位,看似已經非常接近了,但是石文輝的速度也基本到了他的極限,他想要再加速對陳問進行超越,只能嘗試腳下加刀。

可是加刀兩個字說起來輕巧,做起來對選手的技術、體能都有要求。

換個相對通俗點的比喻就是,假設你在單車騎行時,你已經穩定在高速的騎行速度下,在這種高速下,你又要加快蹬腳踏板的頻率提速——這不僅要看你能不能控制住提速之後的速度,而且你在這種高速的情況下,你還有沒有加快蹬踩踏板的體能和能力?提升了速度之後你能順利在提速之後的狀態下順利完成你的超越目標嗎?

石文輝現在就處於這樣的狀態下,他已經不太能加得動刀了,而在他的速度極限下,他想要超越陳問,又多少還缺一點——這對石文輝來說是一個非常不利的情況,他本身就在外道滑行,在嘗試強行超越,如果無法順利超越,當他的體能下滑無法維持這個告訴的滑行時,等待他的就是徹底失去機會。

石文輝也知道這個情況,所以他對陳問逼得很近。

賽場上一度出現了陳問鎖住內道,石文輝在外道嘗試等待超越機會、尚飛在內道等待機會的場面。

而在進入第五圈的比賽之後,已經給蘇涼護滑了半程的陳問不再猶豫,果斷地開始準備提速對前方的蘇涼進行超越。

此時蘇涼與陳問之間已經有小半個彎道的距離了,陳問不再猶疑,開始加刀提速向前滑行,而石文輝在察覺到陳問的提速之後,知道自己暫時沒有超越陳問的機會了,於是果斷地在陳問提速之後,切入內道,阻擋住了後方尚飛的超越路線!

賽場上的選手陣型終於從蘇涼一人領滑,後方陳問三人跟滑的狀態,變成了蘇涼領滑,陳問在後方嘗試尋找超越的時機,而石文輝與尚飛兩人在後方跟滑的狀態。

前後各兩人,而後方的石文輝雖然也已經變道到內道並提速,但是與前方的蘇涼、陳問之間還是有著一定的距離。

比賽又一次進入了短暫的僵持,當前進入到了第六圈賽程,馬上就要進入到最後三圈的關鍵時機,於是這一次的僵持只是極其短暫的一圈平靜的對峙,在進入到最後三圈的階段後,石文輝再一次嘗試起速想要向前超越,尚飛此時也同樣動了起來。

前方的陳問也在不斷地尋找著蘇涼身上的漏洞,想要從蘇涼的滑行中找到超越的機會。

只是與先前自由滑行時的狀態相比,此時的蘇涼已經重新回復成了那個仿佛腦後長著眼睛的魔王形象——他始終穩定盤踞在自己的滑行路線之上,並且絲毫沒有給後方的對手留下任何能夠超越的路線與機會。

對於短道速滑的選手來說,每一個彎道的入彎處與出彎處都是很好的超越時機,但是蘇涼在入彎時與出彎時對於內道的封鎖能力卻完全堵死了陳問在這個階段超越蘇涼的機會。

機會!

機會!

陳問感覺自己的眼睛都仿佛要變成機會這兩個字了,但是前方蘇涼的防守之緊密,讓他根本看不到任何的機會與希望。

這個可怕的家夥!

在這一場比賽之前,陳問原本擔心的是蘇涼在戰術上的超凡理解能力以及對整個賽場的把控能力。

可是在真正與蘇涼對上之後,這一場比賽蘇涼卻仿佛完全地遊離在了他們之外——而蘇涼遊離在他們之外的資本,卻是由他們三個蘇涼的對手為他提供的。

這個真相讓陳問再一次後悔了一開始時讓蘇涼進入領滑位的決定。

到了這個階段,蘇涼的順利晉級已經幾乎沒有什麽懸念了,而陳問理當會是下一位晉級的選手,可是賽場上總是會有一些意外的情況。

在最後的兩圈時,陳問在出彎時路線沒能控制好,讓出了一個較大的空隙,同樣在這一個彎道階段,尚飛為了尋求機會沒有降速,在出彎時也出現了一些失控的情況,等尚飛發覺自己將要和陳問碰撞時,他已經無法順利收速了。

陳問在尚飛的碰撞下沒能控制住摔出了賽道,尚飛倒是穩住了,但是速度明顯也受到了影響,於是原本在彎道階段被尚飛超越的石文輝在出彎之後順利地連續完成了對尚飛與陳問的超越。

最終,在蘇涼輕松越過終點線後,石文輝也帶著滿腦袋的問號,以小組第二的成績,拿下了晉級決賽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