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2/3頁)

而潛力新星嘛……

競技體育項目裏,每年冒出來的潛力新星其實還真不少,這特指那種在一兩場比賽中表現出色的青少年選手。

可是一兩場比賽表現出色,不代表以後就能夠有穩定出色的表現。

在一個體育項目裏,最常見的情況就是那些在某一兩個場次表現出色的選手,隨著發育成長過程中的訓練不當,或者單純是較早發育所以潛力提前透支,所以隨著逐漸的成長,並沒有繼續驚艷世人,而是泯然於眾人。

所以從青少年階段就傲視群雄,一直到成年之後還繼續站在頂峰傲世天下的那種天才,其實真的是少之又少的。

在看到一個表現出色的青少年選手時,項目粉絲通常先是快樂地吹一波,在吹完了之後,也會有那麽幾個人過來潑冷水——還早呢,鬼知道過一兩個賽季還能不能看到人影。

這種冷水,無情但真實。

廖雨薇和林方正當時也簡單地聊過蘇涼,不過他們當時一致的看法是,蘇涼能不能真的滑出來,得看未來三年的成績才行。

哪裏想到,才區區半年時間呢,蘇涼就已經有了這樣一股‘小魔王’的勢頭。

他們上午的解說結束之後,在後場碰見了幾個挺熟悉的選手,其中就有個石文輝,在那裏哭喪著臉,說下午要和‘小魔王’對上了。

當時廖雨薇和林方正就感慨,蘇涼的名字,是真的立起來了。

能夠給同場的對手震懾力,讓同場的對手都想避其鋒芒的,這可不是一般的強手能夠做得到的事情。

不過也能理解,別的那些起伏不定的選手,多是全靠身體天賦,而蘇涼不同,蘇涼更可怕的是他的這個腦子。

起初眾人還只是覺得蘇涼戰術執行能力出色,現在則都已經知道了,何止是戰術執行能力的問題呢?

人家那個腦子,說句誇張的——本屆全錦賽的選手,所有腦子加起來抵不過他一個。

廖雨薇和林方正正聊著呢,廖雨薇隨手刷新了一下她的博客,底下就已經有了不少的留言評論,其中一個人的名字還挺眼熟——就是上午和蘇涼同場比賽的蔡文彬。

蔡文彬:【廖老師分析得很對,我看到有冰迷朋友們懷疑,我這裏貢獻一個第一手消息吧(苦笑),上午的比賽結束之後,我在等最終成績的時候問了下蘇涼,我問他是不是特地選擇在我難以變刃變線的時候進行超越的,他說是。

他在前面幾圈的滑行過程中,已經觀察好了我的滑行習慣和缺點,也注意到了前方沐遠笙和池濟陽兩位的超越混戰,他就是專門挑了那麽一個時機超越的,不是巧合。

我和池濟陽在賽後也簡單復盤了一下,蘇涼當時的那個路線也不僅觀察了我們倆,包括沐遠笙的滑行軌跡也在他的視線內,他當時完全有超越沐遠笙的余力,不過他們師兄弟兩個要打配合,所以他特地沒有超越,而是選擇了控線。】

來自蔡文彬的第一手消息,直接將廖雨薇的這篇原本看起來頗帶點個人情緒色彩的評論文章給推到了所有冰迷們的眼前。

這正主親自蓋章認證的評論文章,到底還是將蘇涼的可怕程度成功地傳播到了短道速滑的冰迷們眼前。

而池濟陽大約也和蔡文彬在一塊兒上網呢,沒多久也冒了出來,回復了一句:【蘇涼現在已經是我們蓋章認證的小魔王了。】

一句話,讓不少之前對於蘇涼的未來還覺得有些猶猶豫豫的冰迷們很是吃了一驚。

他們這些冰迷還有不少在猶豫蘇涼的未來到底會怎樣呢,結果人家短道速滑的職業選手已經連‘小魔王’這種稱呼都叫出來了。

一時之間,冰迷們也為這完全在意料之外的情況感到驚嘆。

驚嘆過後就是對蘇涼的更深度關注——關於蘇涼下午的半決賽,網絡上的關注者也越來越多了。

而廖雨薇的這一篇博客內容,因為有蔡文彬、池濟陽兩個‘受害者’的公開蓋章,也收到了諸多網絡媒體的轉載、摘抄申請,在得到廖雨薇的同意之後,這篇博客迅速地被轉載到了各個網絡體育媒體的新聞頁面中。

——《短道速滑‘小魔王’出世?!令人驚喜的15歲少年蘇涼是否能夠一戰封神?》

類似這樣的標題在各個體育網站上被打了出來,倒是引來了不少平時不怎麽關注短道速滑這個項目的體育愛好者。

等到下午的短道速滑全錦賽1000米的賽事將要開賽時,體育頻道的人也意外地發現,下午的這個1000米的直播,收視情況好像比兩天的同時段直播都要差不多?

要知道,前兩天的直播那可還是周六和周日的直播,今天這周一下午,工作日的時間,收視率居然還能夠和前兩天的同時段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