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3頁)

怪不得孫睿翔會管蘇涼的滑行叫做‘幽靈’,確實是讓人很難防備的危險攻擊!

而在對蘇涼有所防備之後,楊凱也並不覺得自己就真的能夠輕松地攔下這個頭腦靈活又同時有著靈活的滑行能力的少年。

蘇涼注意到了前方楊凱對自己的防備,但是他並不在意——像是楊凱這樣對他有所防備的選手簡直太正常不過了,在全國聯賽階段或是世界杯預賽階段那種對手幾乎不對他設防的情況,在他的職業生涯只可能是極少數,隨著他的實力逐漸被認同,像是這種在賽場上隨時被防備,可供他超越的機會越來越少的情況,是勢必無法避免的。

解說席上,廖雨薇看著賽場上選手們相互之間的觀察試探,冷靜道:“目前看來,賽場上的選手們絕大多數還是滑得比較冷靜克制的。”

至於‘絕大多數’以外的那一位就不用說了。

目前賽場上的比賽進行到了第五圈,劉宇恒仍舊保持著絕對的領先位置,在最前方領滑中。

但是誰都知道,他的這個領滑只會是‘暫時’,現在的賽場正在等候一個‘破局者’的出現,來打破這片平靜。

真正的破局者會是誰?

很快這個答案就已經揭曉!

是本場比賽之中唯一的一個被判進半決賽的選手——他因為所處的道次太不理想,再加上這一場半決賽的參賽人數共有8人,在開賽時的混亂階段,就算是想要超越到前方也很困難,於是他選擇了墜在最後的位置跟滑。

而他的跟滑不可能保持到最後,以他的能力和這一場比賽對手的情況,如果他不選擇在較早的時機開始爭奪前方的位次,那麽等待他的只有失敗。

所以他的選擇,只有一個——拼了!

於是在進入第五圈開始,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拉到外道開始超越!

而他拉到外道的這一舉動,當即打破了賽場上的平靜,身處在後方最後三位的選手同時都擺到了外道上,前方蘇涼身後的石文輝在這時也動了起來,於是一時之間,這組比賽當前的第四名、第六七八名選手都同時擠到了外道上,導致外道上出現了罕見的大擁擠。

在這樣擁擠的情況下,選手們想要超越當然是千難萬難。

特別是第四位的石文輝——他拉到外道之後嘗試向前加刀超越,但是他前方的蘇涼也在這時適時調整了自己的滑行路線。

那種仿佛被一個腦袋背後長眼睛的怪物盯著的感覺,讓石文輝一陣無力,完全找不到向前超越的機會。

而石文輝找不到超越的機會,他和蘇涼兩人的路線又同時封堵住了後方那三位‘大堵車’選手的超越路線。

以至於石文輝看起來簡直像是在蘇涼的操控下在為他護滑一樣,蘇涼僅僅憑借自己一人之力,就進行了一場完美的‘操盤’,讓他身後的5名對手無能為力,只能放棄了這一場剛剛掀起了微瀾的‘爭奪戰’。

“真的太精彩了!”林方正在快速解讀完賽場上蘇涼的‘操盤’之後,沒忍住先贊嘆了一句。

賽場上的選手人數眾多,這原本應該是一場難度較大的比賽,就像是上一場的半決賽,同樣有8名選手參賽,於是從大約第四圈開始,就不斷地有選手在交替位置,選手們之間的超越一度讓人目不暇接。

這樣的比賽讓人看得十分痛快,但是對於選手本身來說,不斷的嘗試超越、拉外道大圈、加刀提速,這都是急劇消耗選手體能的行為。

如果有可能,哪個選手不想輕輕松松的滑行到最後呢?

而眼前的賽場上,蘇涼似乎就做到了這一點——每當後方選手有任何動靜時,他似乎都能夠適時拉到外道控制後方選手的路線,讓後方的選手難以超越。

倒不是說蘇涼真的就後腦勺上長了眼睛,而是他清楚的知道,比賽的過程中有哪些階段是最適合超越的——他能夠做判斷,他的對手同樣能夠做判斷。

雖然說不是所有選手都有像他一樣超凡的滑商,但是大家的普遍智商都是合格的,又沒有幾個人是真的傻,當然是會選擇在比如直道上或是入彎出彎這些關鍵階段來進行超越了。

但是入彎階段他鎖內道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除非對手直接在入彎時敢不降速甚至加刀超越,否則就必然會被他擋在身後。

而出彎階段他的習慣也是會收穩內線。

謹慎滑行,不錯過任何機會,也不被任何人抓住機會——這是他一慣的信條。

在他這樣穩定的操盤下,對手想要超越,就只能是耗費體能從更外道拉大圈,憑借絕對速度向前沖刺。

但如果對手拉大圈,他也並不介意從內道加刀提速。

總體來說,一旦蘇涼選擇控制,對於他的對手來說,這就會是一場讓人非常難受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