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4頁)

“你啊……”

蔣一波瞥了眼還跟在他身後的蘇涼,瞪他:“以後還敢那麽胡搞嗎?!”

蘇涼沉默了下,終究還是沒撒謊:“爸,你放心,我會小心的。”

蔣一波被他一噎,氣哼哼地又翻了個大白眼:“你等著!我明天就讓老裴來教訓你!”

說歸說,蔣一波心裏卻覺得,就他大兒子這倔勁兒,他這當爹的都勸不動,裴景恐怕就更勸不動了。

這樣想著,蔣一波一邊愁一邊終於想起了一句老話——那話怎麽說的?兒女都是債啊!

***

不論怎麽說,這一天世界杯京市站首日的比賽日,因為男子1500米距離上創紀錄的好成績,可算是讓國內短道速滑項目的冰迷們久違地體會了一把熱火朝天的興奮勁兒。

這個過往幾乎算是被南韓壟斷的項目,在這一次的京市站比賽中,卻讓南韓的3名選手一無所獲,這樣的結果又有誰還能不滿意的呢?

帶著這樣的好心情,短道速滑的冰迷們在得知當天晚上有劉耀武對蘇涼、尚飛的雙人采訪會上體育頻道後,有不少人都在論壇上呼朋引伴地,準備等到晚上體育頻道新聞播放的時候,一塊兒去聽聽劉耀武對蘇涼他們倆的采訪內容。

***

晚上6點30,受到秦教練夫婦邀請的蔣一波,就準點帶著兩個小的到了斜對門秦教練夫婦的家裏蹭飯來了。

“哎呀,說什麽蹭飯?那也是我們兩個老的喜歡小涼和咱們暖暖不是嗎?”林教練從廚房出來,脫掉了圍裙,洗幹凈手後,才蹲下身又摸了摸蘇暖的小臉蛋。

自從蔣一波到了國家隊,每周一到周六,暖暖一天裏能有大半天的時間都是在秦教練夫婦家裏度過的,對秦教練夫婦的家裏也早已經熟悉得很,這裏甚至也有一個屬於他的玩具角,堆著不少秦教練夫婦給他買的小玩意兒。

看到那些小玩具,蔣一波也慚愧得很,雖然他每個月都給秦教練夫婦送了暖暖的夥食費,但是這種用心照顧,顯然不是那一點夥食費能夠抵消的。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這小一年的時間下來,因為暖暖的關系,兩家倒是真像是關系親近的一家人模樣了。

“誒,對了。”秦教練正在廚房煲湯,眼見蔣一波他們來了,也探出了頭來:“起先花滑隊的小梁來了個電話,晚些他也一塊兒來蹭個飯,臨時加的人,小蔣你別介意。”

蔣一波忙擺擺手:“秦叔瞧您這話,當然不介意。”

說話間,就又有人敲門,進來的正是花滑隊的總教練梁華生。

梁華生顯然也是關注了蘇涼比賽的,進了門瞧見蘇涼,就對他道了句恭喜:“了不起啊!短道速滑項目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世界杯獎牌得主!”

而且說實話,以後再想有人打破蘇涼的這個冠軍紀錄,可不容易了。

要知道,蘇涼的這個年紀可還是悄悄往大了算一點的——這事兒冬訓中心裏的人知道的還不少,測骨齡這個事情,雖然能大致測到一定的年齡上,但多少有點誤差的,當時測試中心那裏給到的建議是14歲+,但是蔣一波和短道速滑這裏考慮到想讓蘇涼今年就有機會沖刺世界杯這些賽事,這才給年齡定到的15歲。

賽季開始前年滿15歲,這是世界杯參賽的最低標準年齡。

也就是說蘇涼其實是卡著這個標準年齡,甚至可能還要更小一點的——如果沒有意外,蘇涼這個‘短道速滑世界杯史上年齡最小的獎牌得主’的稱號,只怕未來十幾二十年都不會有人打破這紀錄了。

說完了恭喜,梁華生又笑著道:“對了,這賽季花滑隊這裏的成績也不錯,這裏面也有小涼你的一份功勞啊!”

梁華生說的當然就是蘇涼幫忙提升花滑隊滑行質量,另外還有蘇涼貢獻出的《薩洛夫幻想曲》和《木偶之歌》兩套節目。

“真的是幫了咱們花滑隊大忙了!”

其實也有人不理解,認為世界範圍內,優秀的經典花滑節目也不少,蘇涼提供的這些確實也好,但是華國隊的教練組研究以前的那些經典節目,難道就不能從中有一些開拓性的思路嗎?

答案當然是有的,並且之前他們也是這麽做的。

但是對於經典節目的研究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容易,在沒有清晰思路的情況下直接化用,出來的效果就很是不倫不類。

而蘇涼在給出這兩套節目的同時,也跟他們進行了為什麽這樣編排的思路——各種編排元素銜接之中的難易度、在難度類似的情況下對於同一種跳躍如何做出更適合匹配表演的變種等等。

正是通過這些思路上的轉化,才真正打開了教練組在節目編排上的新思路。

這頓晚飯,原本該是在慶祝蘇涼在今天短道速滑世界杯上的成績的,結果有小半的時間都被梁華生用來吹蘇涼給花滑項目帶來的改變和成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