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4頁)

在吸引到受眾的前提下,這些觀眾看到覺得有意思了,自然也會去關注花樣滑冰的打分規則和機制。

基於這樣的原因,花樣滑冰在冰雪項目中成為最大的流量,自然也容易理解了。

當前階段,華國的花樣滑冰其實也還在努力中,不過連續幾屆冬奧會下來,比起純粹技術傾向的短道速滑,華國在花樣滑冰上的實力提升還是有限,暫時還沒能在冬奧、世錦賽等比賽上取得什麽太理想的成績。

特別是上個賽季冬奧之後,花滑和短道速滑都面臨了同樣的問題——老將退役。

像是男子單人滑這裏,華國唯二的兩個能夠跳出四周跳的男單,在冬奧之後全都退役了,這約等於華國男單的實力直接被砍了一半。

此前夏訓期時,國內以劉耀武為首的冬季項目記者和體育評論員都發出了一個呼喊——“華國的兩把冰刀都在面臨全新的改革與挑戰——二次崛起,任重道遠”。

這說的就是在此前華國在花滑和短道速滑上,老將們已經打下了一片江山,但是隨著老將們退役,年輕選手還未成長,這中間的空档期,需要國家隊伍和冰迷們還有運動員們一起,上下一心,共克時艱,重新走上老將們曾經打下的道路,並且爭取攀登上更好的山峰。

這個想法是很好的,但也是困難的。

就說國內的短道速滑和花滑這兩個項目,全國上下有多少個有天賦的選手,冰迷們其實都算是如數家珍了,這些選手本身在自身能力上又有哪些缺陷,冰迷們或多或少也都能夠事後諸葛地總結出來。

所以在夏訓期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冰迷們心中都是惴惴不安的,全都在擔心,等新賽季一開,新人上場,如果來個集體大撲街,這該如何是好?

而在這種不安的等待中,新的賽季終於拉開了帷幕——短道速滑這裏,其實從全國聯賽階段,各路新人上陣之後,確實多少也出了一些讓冰迷們擔憂的情況,但是有擔憂,更有振奮。

振奮就是來自於蘇涼這個橫空出世的巨大驚喜。

而不說短道速滑,話題就說回花樣滑冰。

從賽季初始的國內俱樂部系列賽,國內的冰迷們在線下比賽專門看過現場之後,當時就已經爆發過一陣輿論了——夏訓期中蘇涼幫助花滑隊的選手們訓練滑行,真的有效嗎?

答案是:真的有效!

所有看過線下賽的冰迷們,都恨不得奔走相告——那個誰誰誰,去年我在線下賽看他/她的滑行時還顯得非常吃力,今年進了國家隊,也就是一個夏訓周期,滑行肉眼可見地提升了!今天的比賽裏滑行比當初可流暢多了,整個人看起來在冰上也覺得輕盈了很多……

總之,問就是,滑行給某某選手帶來了整體節目效果上的提升!

畢竟滑行好了,整個人在冰上的感覺變得輕盈舒展自如,那麽在觀眾和裁判的眼裏,你對自身的掌控能力當然也就變得更強,在滑行這一項上的評分得到提高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有些冰迷不由地在冰雪王國的論壇上感慨,表示原本還不覺得滑行對於花滑本身來說會有這麽重要的影響,直到真正看了線下比賽之後,才深深地覺得,這種提升真的是質的提升。

而如果說之前蘇涼對花滑隊滑行能力上的訓練,已經讓花滑愛好者們驚喜不已的話,那麽當花滑世界杯的比賽開賽,花滑國家隊的幾個核心選手拿出了新賽季的全新節目之後,花滑圈子裏才又引發了全新一輪的震撼。

冰雪王國花滑版塊

主題:【是我的錯覺嗎?本賽季以來,男隊的姚若愚、劉洲還有女隊的幾位核心選手,新節目的編排步伐感覺好像從審美上高級了很多?】

內容:【不僅是審美上的高級,整個編排兼顧了滑行範圍、冰上圖案、與音樂的契合度以及自身應有的難度,讓人感覺節目品質格調都提升了一大截?】

3L:【應該不是錯覺,我之前看的時候也已經覺得了,不過不知道是不是選手練習時間不夠,之前世界杯第一站比賽的時候,感覺表演還不是非常地流暢熟悉,但是後面兩站的比賽裏,明顯看得出熟練度提升,於是整體的節目效果就徹底出來了。】

6L:【是真的!!姚若愚這幾個的節目編排明顯逼格都不一樣了!我身邊有認識的海外冰迷,他們在看過世界杯的比賽之後,也大力誇獎了華國隊選手的全新編排,特別是姚若愚的《木偶之歌》和《薩洛夫幻想曲》,都說絕了!!】

10L:【今年花滑隊是請了哪個新的編舞老師嗎?感覺今年的這幾個節目必須是出於大家手筆啊,不過從風格上來說還挺獨特,和目前國際上知名的幾位編舞老師風格好像都不是太相近。難道是華國隊慧眼識英雄,用了哪個新人編舞老師的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