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3/4頁)

在第二個彎道結束之後,第一圈的混亂占位基本暫告一個段落,安田圭悟占到了第五的跟滑位次,而在安田圭悟身前的,是兩個南韓選手金賢德和姜延河,在安田圭悟身後的,則是華國的尚飛與蘇涼。

一個安田圭悟,隔開了南韓和華國的總共4名選手,而在前方,意大利的阿萊西奧搶到了最前方的領滑位置,很顯然他抱的是和安田圭悟先前一樣的想法——取得領滑位,爭取更多的主動權,而塞繆爾則不爭不搶地跟在了阿萊西奧身後的第二位上,滑得非常地放松。

解說席上,廖雨薇與林方正兩人在看到了賽場上此時的情況之後,在這緊張的決賽氛圍中也沒忍住調侃了一句:“目前賽場上的情況看起來有些特殊。”

可不是特殊呢嗎?

賽場上當前被冰迷們認定了會在這一場比賽中‘大打出手’的南韓和華國的四名選手,現在隔著一個日本選手,看起來都處在非常和平的跟滑狀態中,這樣的畫面確實算是難得一見。

不過誰都知道,這個‘難得一見’的畫面並不會保持太久。

現在之所以還會保持這樣的‘和諧’,只是因為這場比賽才剛剛開始,沒有人會在這個階段刺激前面的對手,讓整個比賽對手過早地受到刺激產生變陣和節奏變化。

每個人都在等待著機會的到來,但是在真正的機會到來之前,他們都在安靜地保持著等待。

說時遲那時快——在平靜到甚至能夠稱之為‘和平’的前三圈結束之後,原本夾在南韓和華國隊兩支隊伍中間的安田圭悟動了!

似乎是因為前後的對手都太過安靜,這讓國際比賽經驗不算充足的安田圭悟忍不住開始緊張又有些期待了起來。

在比賽進入第四圈時,安田圭悟率先做了這個‘刺激變陣’的變量。

他在第四圈的直道階段直接擺到了外道上,開始連續加刀提速,開始向著更前方的方向沖去,而最前方的阿萊西奧似乎也對於‘後方有對手上前’這件事感到了格外的緊張。

安田圭悟的提速同步刺激了阿萊西奧的提速,於是一時之間最前方的兩位選手在短暫的加速之後與後方以塞繆爾為首的5人組拉開了一段明顯的距離——但凡讓一位對短道速滑不了解的觀眾看到這個場景,或許都要產生靈魂疑問。

……這是發生了什麽情況?前面的兩位實力和後面的選手差距那麽大嗎?

還有,為什麽華國的兩位選手會在最後啊!!!

賽場上,其實身處在跟滑位置的選手們狀態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南韓的兩位選手偶爾會交替一下位次,只有蘇涼從始至終都跟在最後方,而跟在最後的蘇涼也並沒有始終縮在內道,他在滑行的過程中其實會不時拉到外道的位置,從視野更寬闊的角度來觀察前方的選手滑行。

哪怕蘇涼確實是對南韓選手的計劃抱著饒有興致的觀察態度,他也並不打算真的讓南韓的對手對他造成任何實質意義上的傷害——在真實的比賽之中,觀察對手的動態、觀察對手的配合,然後打破他們的配合達成超越與勝利,這才是真正的趣味所在。

與只有獨自一人的李正泰相比,金賢德與姜延河兩人看起來確實是一對默契還不錯的南韓選手,這或許和他們兩人在南韓青年隊內的經歷有關——同樣都是南韓青年隊內曾經的備胎,又趁著崔恩熙與高在勇兩人成為棄子,轉而有了新的機會。

在曾經黯淡無光的日子裏,他們兩個或許是南韓青年隊裏互相唯一的朋友。

這段經歷也讓他們有了還不錯的默契——就比如現在,在進入第六圈的階段,金賢德與姜延河的動作也出現了新的變化,金賢德開始拉到外道,然後連續加刀向著前方的塞繆爾、阿萊西奧與安田圭悟超越而去!

而姜延河則還留在後方,封堵後方尚飛與蘇涼兩人的超越路線。

這是南韓隊伍之間難得會具備的合作方式,姜延河的路線封堵得還不錯,這讓尚飛和蘇涼都不太容易能夠輕松地進行超越——同一時間,前半程始終保持安靜的塞繆爾似乎也察覺到了後方的躁動,於是和金賢德一樣拉到了外道開始準備對前方的兩個對手進行超越。

前方的阿萊西奧和安田圭悟明顯因為塞繆爾和金賢德同時的超越又出現了新的節奏錯亂。

只是短短的一圈時間,阿萊西奧和安田圭悟就已經被塞繆爾和金賢德超越,而在超越之後意圖再次超越金賢德兩人的安田圭悟卻在過彎時強行加刀提速導致自己的速度路線失去了控制,沒能成功出彎,而是在將出穹頂的位置直接撞上了賽場一側的防撞墻。

轉瞬之間,賽場上7名選手之間的競爭就少了一人,而賽場上選手們之間的排序也變成了金賢德—塞繆爾—阿萊西奧—姜延河=尚飛—蘇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