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4/4頁)

後來蘇涼的那場1500米的比賽,在看到蘇涼預賽階段的內道超越時,劉秋同和李賓陽兩人當時就蹦了起來——就是這個超越!跟幽靈一樣的!

只是蘇涼的那個超越從旁觀的第三視角來看,其實是能夠看懂的——就是蘇涼在冰上發現了在入彎時速度過快無法鎖住內道,所以抓住時機超越到前方。

可是第三視角和第一視角畢竟是不同的。

劉秋同他們倆覺得看視頻自己能夠看得懂蘇涼為什麽超越,可是在冰面上的時候,被蘇涼超過去那就只是一瞬間的事,就像是內道吹過了一陣風,風吹完了,蘇涼也已經超越了。

總之,想要搞清楚怎麽應對蘇涼,還是必須要在冰面上再跟他比一場才行!

而相對於500米的劉秋同和李賓陽,1000米的試訓選手則對於蘇涼在1000米上的實力並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感知。

畢竟500米的話,蘇涼和劉秋同他們甚至傳說和沐遠笙都比過還差點兒贏了,1500米就更不用說了,和南韓的練習邀請賽算是蘇涼在國內短道速滑冰迷群體中的成名之戰了,還幫助他順利拿下了國家隊的正選名額,孫睿翔現在也對他服服帖帖的。

可輪到1000米……

在場的是都在訓練中看蘇涼滑過1000米的距離,可是這段時間並沒有進行過專門的1000米訓練賽,單純只是冰上速度的滑行訓練,那這對短道速滑來說,想要看出成績和實力就意義不大了。

頂多能夠看得出來,在1000米的距離上,蘇涼仍舊還是‘後發制人’的典型戰略。

倒是有人挺疑惑,蘇涼的那個側向直立式的起跑,明顯不如點冰式起跑來得爆發力強,特別是在500米距離上,起跑搶內道占位對於最終的排名影響可太關鍵了,蘇涼為什麽不改一改起跑方式呢?

倒是有隊裏的教練解釋了——對於選手來說,已經有一個成熟、穩定的起跑方式,如果要調整一個新的起跑方式,哪怕是國家隊內已經對點冰式起跑有了非常成熟的教學方式研究,但對選手個人來說未必就是好的。

選手有可能會因為起跑方式的變更,出現易犯規搶跑之類的問題。

這個回答算是解開了這些試訓選手的疑問——畢竟從他們的角度來說,點冰式起跑已經是本能了,並沒有需要更換起跑方式,就也並沒有了解過更換起跑方式會帶來的困難和後果。

總之,在整個國家隊試訓選手的忐忑與緊張之中,6月15日的這個隊內測試賽的日期也如約而至。

這一天上午,整個國家隊的教練組還有正選選手都放下了訓練和工作任務,來到了速滑館,準備以觀眾的身份來見證今天的這一場隊內測試賽,所有人都想看一看,在今天的隊內測試賽中,是否能夠有什麽選手可以給出讓人驚艷的表現。

而在教練組方面,所有教練也已經做好了數據記錄的準備,現場還架設了不同角度和機位的攝影機,將全面記錄這一次隊內測試賽各個選手的場上表現,以供教練組在賽後復盤和對選手進行篩選。

蔣一波這會兒也正跟裴景站在一起,兩人正在討論蘇涼今天的情況。

“體能方面,你兒子畢竟今年才14歲,第一場的500米測試或許沒什麽問題,但是1小時之後的1000米恐怕就夠嗆了。”裴景如實指出可能存在的問題。

蔣一波其實這會兒也是滿心緊張的,他擰著眉頭看著冰面上已經開始熱身的蘇涼,有點擔心——就像是裴景說的一樣,500米和1000米連續兩場下來,蘇涼的體能恐怕已經夠嗆了,那等到1500米的時候,蘇涼……他還能滑得動嗎?

帶著這樣的緊張和擔心,速滑館內的第一場500米隊內測試賽,也將要拉開它的帷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