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4頁)

想到這裏,黃維徑直跑到了自己的電腦前,迅速地在討論樓裏敲起了字。

421L:【朋友們!!蘇涼這不就是我們等了很久的1500米距離的紫微星嗎?!】

等他打完這串回復後,再刷新一看,樓裏的冰迷們這會兒早已經興奮到找不著北了,什麽幾十年難得一遇的天才,什麽天降紫薇星,什麽1500米距離未來的統治者,一個個的,吹起彩虹屁來簡直天花亂墜。

黃維在看完那一連串的彩虹屁之後,深感自己言語的樸素——他才說了一句蘇涼是大家等待已久的1500米距離的紫微星,簡直就是質樸的代表了!

***

網絡上冰迷觀眾們興奮,現場的觀眾席上,華國的工作人員臉上也紛紛洋溢著喜悅的神情。

要知道他們原本都已經做好了被南韓爆錘的心理準備了,還想著等回到國家隊之後,需要給自家的選手們做一做心理輔導,重新為他們樹立關於比賽的信心。

誰想到呢?

這一場原本極有可能慘敗的比賽,居然在最後贏得了一個這麽圓滿的勝利!

裴景也跟現場的那些贈票觀眾一樣,拍手拍得巴掌都紅了,臉上滿是興奮的紅光,他之前曾經跟林國斌提過,打算之後專攻1500米的訓練,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國家隊內對於1500米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總教練林國斌之前也曾經公開征集過,提到需要增加對1500米教練組的建設投入。

在這一次來參加練習邀請賽之前,林國斌也已經答應了裴景的申請,這才會帶著他到哈市來觀看這一次的比賽。

從1500米的專項教練角度來看今天的這一場比賽,裴景此刻這種開心的心情當然是更加理所當然。

唯一的遺憾是,裴景原本想要申請親自帶一帶蘇涼,可是今天的這一場比賽,讓裴景心中生出了一股退意——不是蘇涼不好,是蘇涼太好了,裴景擔心以自己的能力,無法為蘇涼帶去更多的提升,反而影響了蘇涼自身原本應有的提升速度。

裴景一邊興奮,一邊頗感遺憾地說出了自己的這個想法。

邊上的林國斌卻不這麽認為,他搖了搖頭:“按照你這說法兒,國乒那裏的大滿貫選手,技術都已經到了巔峰,超越了教練水平了,難道就不需要教練了?教練的水平難道就能超越選手了?你看三小球的教練,他們的技術就能比得過他們的選手嗎?”

“哪怕蘇涼確實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成熟的技術風格,但是他的比賽和訓練之中,不可能沒有任何錯誤,他從自己訓練的角度,所能夠發現到的失誤也是有限的。教練需要能夠從旁輔助他,為他進行技術上的改進分析——難道你還真要把技術改進這些事全部都壓到蘇涼自己一個人身上?”

“除了這些,對手的資料收集不要教練幫忙?體能各方面的訓練課程不需要教練安排?哪怕你給他約一下常規的體檢檢查和做一下賽程規劃呢?”

林國斌的一番話,讓裴景羞愧不已。

當前國內的大環境下,關於教練和選手之間的關系更多的還是一種師徒關系,裴景也是習慣了這種思維方式,而沒有考慮到一個頂尖選手的身邊,其實需要更多輔助的角色,才能幫助他一往無前地沖向項目的最高峰。

林國斌雖然已經是老一輩人了,但是他的思維非常地開闊,同樣也願意接受海外的一些更加競技職業化的思維。

他剛剛所說的這一種思維方式,已經脫離了傳統的師徒教導路線,而更傾向於國外的專業教練團隊服務於頂尖運動員的職業化思維了。

“記住,對待不同的選手要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林國斌一邊看著正從場上退場的蘇涼,一邊對裴景教導道:“對於普通的選手,遵循過往傳統的師徒模式當然沒有什麽問題,但是對於部分擁有頂尖能力的選手,則要換一換我們的思路了。”

說到這裏,林國斌又想起了什麽,對邊上的張棟成道:“老張,今天的全部賽事錄像,都有交代黑省的體育頻道留底拷貝吧?”

張棟成:“都交代了,還讓他們的體育台按照我們要求的位置架設了機位,該拍的肯定都能拍到,你放心。”

林國斌點點頭:“行,回頭回到國家隊後,讓教練組的大家一起多看幾遍,集中進行一次大型的比賽復盤研究。”

說完,林國斌笑著站了起來:“至於現在,去迎接一下我們的大英雄們吧!”

***

孫睿翔下冰退場時,整個人渾身都還是酸痛僵硬的,但是他的心情是徹底亢奮的。

“啊嗚嗚,老大,你是我一輩子的老大,多虧了你我才能贏了這場比賽!”

“我是第一,第一誒!”

邊上華國隊的工作人員在幫忙攙扶著有些虛脫的孫睿翔,但工作人員一邊能夠明顯感受到孫睿翔的疲憊,一邊又能聽到孫睿翔簡直中氣十足的興奮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