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5頁)

只有在彎道上還能做到左右腳、內外刃使用自如的情況下,他才能夠抓準一切空隙,精確地從空隙之中穿行而過。

所謂‘幽靈’式的超越,實際上不過是對技術的精準把控以及對時機的極限把握和執行。

想到這裏,裴景有些愕然道:“這蘇涼到底是誰教出來的?技術出眾,耐力素質優秀,戰術執行果決……”

這樣的一個頂尖天才級的選手,他們算是完全白撿到手了。

林國斌笑了笑:“不論是誰教出來的,這又有什麽關系呢?接下來的訓練裏,多關注一下蘇涼的自訓方案,可以從他的自訓方案中提取一些耐力訓練的有效方式,我們需要考慮綜合到整體隊員的訓練方案中。”

遏制目前華國短道速滑出現高水平1500米距離選手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目前國內選手的耐力素質問題。

關於短道速滑的耐力素質訓練,華國目前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每一個訓練方案都需要仿佛思考斟酌和實驗,這種訓練能力上的缺失,帶來的就是運動員耐力素質提升的速度。

……

觀眾席上的華國隊教練在思考著這些問題,而南韓的教練區,李永河也正陰沉地看著蘇涼退場的方向。

“總教練,剛剛那位蘇選手,他的技術,與我們大韓民國的選手非常相近!”

李永河的助理教練語氣中帶著懷疑:“莫非華國已經掌握了我們大韓民國的1500米距離訓練方式?!”

李永河沉聲否定了這個可能:“不,目前為止登場的所有華國選手,他們的滑行特點都還是原本華國的滑行特點,包括他們的滑行姿態、技巧,都有著濃厚的華國特色,唯一特殊的,就是這位蘇涼選手。”

“那?”

“好好觀察,這是一位華國的天才選手,或許未來會是昌熙和在勇的對手。”

“昌熙和在勇的對手嗎?好的,我記住了!”

崔昌熙與高在勇,是這次跟隨南韓二線選手一同前來參賽的兩名南韓1500米少年選手,也是南韓國家隊著力培養的兩個少年天才。

南韓的隊伍將他們放在普通的二線選手之中,作為對華國選手的心理攻擊武器——有什麽比一個國家隊的正選隊員被對手國家隊的二線選手打敗還要讓人崩潰的呢?

一旦這個計劃實施成功,或許未來的這一個奧運周期,華國的1500米項目都會沉浸在失敗的心理打擊中,從此無法對南韓的1500米發起挑戰沖擊。

至於之後崔昌熙和高在勇在南韓成為公開露面的天才級選手?

呵呵,這兩位南韓原本的二線選手,因為在和華國的練習邀請賽中有著出色的發揮而被南韓國家隊1500米項目總教練挖掘,從此躍入人們的視線之中——這有什麽問題嗎?

南韓國家隊唯一沒有想到的是,華國這裏居然多了一個名叫蘇涼的意外。

“……只是一個14歲的選手而已,他的體能不足以支撐他全程領滑,只能在最後的時刻伺機超越。”李永河冷漠地說:“決賽的時候,有崔昌熙和高在勇在,這個蘇涼,不會是他們兩人聯合的對手。”

在得出這個結論之後,李永河就沒有再繼續關注蘇涼了。

就像是他說的一樣,蘇涼只有一個人,那個華國隊的尚飛雖然實力不錯,但是有崔昌熙和高在勇兩人同在,蘇涼前程又無法和尚飛形成互動的戰略,那麽最後華國隊想要贏得勝利,幾無可能。

***

電視機前的觀眾並不知道,僅僅只是剛剛的這一場男子預賽第二組的賽事,現場就有華國和南韓的教練在心中各自冒出了這樣多的暗潮湧動的心思。

此時的冰雪王國論壇上,短道速滑版塊中的冰迷們正在奔走相告,慶祝一個華國男子1500米距離的天才選手的出現!

主題:【神出鬼沒的影子選手!!】

主題內容:【如果你沒有看過蘇涼的這一場比賽,我建議,在黑省體育頻道賽事重播時,一定要重新觀看一遍!

這是一場經典的逆襲賽事,前程包括起跑的階段,我都以為蘇涼真的要像他的名字一樣涼涼了,但是我敢肯定,在蘇涼真正完成那一次超越之前,沒有人能夠看得出他穩定跟滑之後隱藏的心思!

那是一個太漂亮的連續超越,從直道末端的位置開始,在彎道結束時,蘇涼已經連續超越了金南赫和尚飛——我敢肯定,就連尚飛都沒有想到,從內道完成超越的居然會是全程在最後方跟滑的蘇涼!

我願意稱呼蘇涼的那個超越為經典,幽靈式的突襲和快捷如風的動作,全程幹凈利落,甚至沒有和金南赫還有尚飛有任何肢體上的觸碰!

流暢是我對那個連續超越唯一的評價!

最後階段尚飛和蘇涼之間的配合也看得我心潮澎湃,南韓的那個李正泰和金南赫還想在最後拉外道超越,尚飛直接鎖住了他們的路線,讓李正泰無從超越,最後尚飛不僅護滑成功,自己也順利地在最後率先沖刺過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