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2頁)

隨著蘇涼在冰上一點點的練習試滑,曾經的記憶也在他的身體之中蘇醒。

邊上花滑青年隊的選手們原本只是帶著圍觀吃瓜的心情在旁觀的,結果隨著蘇涼在冰面上的滑行越來越放松流暢,這些花滑隊的青年選手也瞪大了眼。

“好快的起速!”

冰面上的蘇涼身姿挺拔放松,他腳下像是只輕輕一蹬,就已經輕松地在冰面上飄過。

是的,飄過,他的姿態平穩而輕松,但滑行速度卻又極快,讓人猛一打眼看過去,感覺正在繞場的蘇涼像是在冰面上就要飄了起來。

他在繞場時輕巧地一個轉身向後滑行,右手前伸——僅僅只是這樣一個動作和看起來甚至有些冰冷的神情,配合他略微緊縮的身體姿態和微微蹙起的眉,就仿佛已經在冰面上呈現出了一個充滿故事感的畫面。

向後滑行的過程中,風拂過蘇涼的短發,就在所有人還在驚訝於蘇涼的滑行能力出色時,就見冰上蘇涼將要到達冰面窄邊的對角線位置時,他的右足單足向後滑行發力,身體微微下壓,下一秒左腳刀尺點冰起跳——一個幹脆利落的3T(後外點冰三周跳)!

“……艹!”

冰場邊上,花滑青年隊的隊員們這回是徹底驚著了。

“好漂亮的3T!”

姚若愚的眼睛在這一刻亮了起來,從看蘇涼在冰上起速滑行開始,姚若愚就已經感受到了蘇涼的實力絕對不弱。

他在冰面上的滑行肉眼可見的用刃深、滑行穩定、快速而輕盈,看起來叫人覺得好像他在冰上的滑行是好不費勁的,但是他的滑行姿態與速度卻已經超過了青年隊的不少選手。

華國的花滑選手在滑行上似乎總有些摸不著脈門,哪怕是青年隊這裏的選手,在滑行上也總有些力有不逮,有幾個情況嚴重的更是被冰迷吐槽為‘走冰大王’——意思是他們在冰面上的滑行不像滑行,倒像是在冰面上行走一般,缺乏速度與美感。

如果只有滑行也就算了,但剛剛那個幹凈利落的3T,跳躍軸心穩定、高遠且飄逸……哪怕所有人都說後外點冰跳是花滑六種跳躍中最簡單的一個跳躍,但想要做到像是蘇涼這樣質量的後外點冰三周跳,姚若愚自問都很難達成。

站在姚若愚邊上的劉洲人已經傻了,他吞了口口水,一把抓住了姚若愚的手臂:“擦呀老妖,這蘇涼他不是人吧?!”

不止是劉洲人傻了,不久之前還在念叨著晚上蹭吃的該吃點啥的梁華生人也傻了。

幾乎是蘇涼一上冰,上一秒還在跟林國斌叨叨的梁華生就又向前走了一步,到了更靠近擋板護欄的位置,改換了嚴肅的面孔看向了冰面上的蘇涼。

作為華國花滑國家隊的總教練,梁華生同樣也在為花滑項目的梯隊建設而感到頭疼,在上個周期,不論是花滑隊還是短道速滑隊,似乎都將天才的名額用完了,以至於在上個周期末期的時候,他和林國斌在考慮周期結束,下周期起國家隊該選用哪些中青代選手時,都苦惱得一夜夜地睡不著。

好在後來他和林國斌也算是都有收獲,像是林國斌盯上了孫睿翔,他也盯上了少年組的選手姚若愚。

梁華生在挑人的時候,最緊要的看的就是滑行——在花滑來說,滑行是一切的基礎,也為跳躍提供驅動力,跳躍需要借助滑行取速,沒有一個良好的滑行基礎,不僅在冰面上難以流暢自如地進行肢體和情感表達,就連想要跳躍時也有可能需要通過超長時間的待機滑行才能順利起跳,這將會嚴重地影響比賽節目的質量和節目構成安排。

在篩選過無數的青少年選手之後,梁華生從中選出了姚若愚,會有這樣的選擇主要也是因為姚若愚的滑行基礎和表現是所有備選選手之最。

但今天,梁華生看到了另外一個之最——就是眼前的蘇涼!

而在梁華生正在為蘇涼的滑行表現感到驚艷時,那個幾乎不用準備就信手拈來的後外點冰三周跳,更是讓梁華生差點兒在冰場外原地蹦了起來。

他看著冰面上的蘇涼,已經是兩眼放光。

邊上,林國斌終於覺得情況不對,他瞪著梁華生:“喂,老梁,這蘇涼是我短道速滑的選手!你可別想太多了!”

這盆冷水朝著梁華生兜頭澆下來,他齜牙咧嘴了一會兒,然後咬牙道:“老林啊,要不這麽著,晚上你不用請我吃飯了,我請你吃個飯,你看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