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3頁)

昨天的500米測試賽和今天的1500米賭約,都是他久違的賽場體驗。

這種久違的,將要在冰面上和人對抗的感覺,讓蘇涼忍不住地蠢蠢欲動,他按捺著自己的心,等待著作為臨時發令員的助理教練發出比賽即將開始的指令。

沒讓蘇涼等待太久,現場的臨時發令員已經發出了‘各就位’的指令聲,蘇涼和孫睿翔在指令聲發出後,迅速滑到了起跑線前,兩腳冰刀內刃卡住冰面,對著前方側向站好。

與500米不同,1500米的起跑階段是否在內道上對於運動員最終的成績並沒有特別大的影響,所以蘇涼和孫睿翔誰也沒有在意誰在更內道的位置。

在兩人側身直立站定之後,發令員很快發出了預備的指令,冰面上的蘇涼和孫睿翔同時降低了身體重心,兩人均左臂屈肘在前,右臂舉起,兩人手臂上的動作僅有的不同不過是孫睿翔右臂舉得要更高一些,而在兩人腳上的冰刀動作上,蘇涼仍舊是兩腳冰刀內刃卡在冰面,孫睿翔則已經做好了點冰的預備動作。

冰場旁,第一次看蘇涼上冰的教練們自然都注意到了這一點。

林國斌問邊上的裴景:“這個蘇涼,他用的不是點冰式起跑?”

裴景搖了搖頭:“不是,昨天他和遠笙的500,用的就是側向平行式的起跑。”

林國斌沉吟了下,也有些疑惑:“不練點冰式,反而用側向起跑?這究竟是個什麽路子?”

這幾年,國內的短道速滑在點冰式起跑上已經積攢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點冰式起跑能夠讓運動員在起跑時著力點更穩定爆發力更強勁,這種起跑方式,哪怕蘇涼跑的是1500米,也沒道理棄之不用。

不過沒等林國斌想太久,冰面上的發令員已經舉起了發令槍——在所有人的關注中,發令

槍‘砰’的一聲響起,冰面上的蘇涼與孫睿翔也在這一瞬間,開始了由靜到動的瞬息轉變!

比賽開始了!

雖然最初這只是一場孫睿翔和蘇涼兩人之間的賭約挑戰賽,但在國家隊的全體教練組成員都到場之後,這一場比賽顯然已經不可能再那麽簡單了。

冰面上,孫睿翔和蘇涼兩人在第一時間的起跑之爭無疑是孫睿翔先取得了優勢,點冰式和側向起跑在爆發力上確實有差距,孫睿翔原本爆發力就不弱,再加上點冰式的優勢,在起動之後,身體的重心就迅速前移,前點冰腿迅捷地完成了擡起、展髖、踝關節外旋等一系列動作,後腿則以爆發力迅速向後蹬伸,兩臂快速擺動,全速向前起動。

孫睿翔憑借著自己的爆發力和起跑方式的優勢,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地就搶占了內道,而蘇涼在起動之後,也並沒有落後太多,而是迅速地跟到了他身後的位置。

孫睿翔能察覺到,蘇涼並沒有要反超他的意思,看起來像是想要在後面跟滑保持體能的樣子。

作為一個比賽經驗豐富的少年選手,這樣的對手孫睿翔也遇到過不少了,對付這樣的對手,孫睿翔也有挺豐富的經驗,比如變速滑行消耗後方選手的體能什麽,他用得簡直信手拈來,只不過這會兒這才剛開賽第一圈呢,孫睿翔也沒打算太消耗自己的體能。

既然蘇涼不打算超越他,那他也不打算在領滑的時候太消耗體能,畢竟短道速滑的滑行速度,運動員在冰面上不僅要對抗離心力還要對抗非常強勁的風阻,從觀眾的視角看去,運動員們似乎滑行得非常輕松,實際上在長距離的滑行之中,運動員們都需要面對乳酸堆積、體能流失、蹬冰速度變慢、難以保持技術動作不變形等等的問題。

特別是在1500米這樣的長距離項目中,為了保證後程能夠具備最終超越的體能,運動員的前三分之二賽程都不會太過迅猛地沖刺。

如果冰面上參賽的同組選手多的話,或許不同隊伍的運動員還會交替爭取領滑的位置,但是此刻的冰面上只有蘇涼和孫睿翔兩人,蘇涼看起來是完全放棄了領滑的想法,全程都跟在孫睿翔的身後。

如果只是跟著也就算了,以孫睿翔的實力,想要分毫不亂地跟上孫睿翔的節奏,實際上也不是一般選手能夠輕易做到的,可眼前的賽場上,蘇涼分明是絲毫不亂地跟在孫睿翔的身後,從到第六圈開始,孫睿翔也已經意識到了身後的蘇涼不好甩脫,他開始嘗試著快速地變速,期間還曾經提速沖刺試圖想要甩開蘇涼,但不論是他提速或是降速,蘇涼居然都穩穩地跟在了他的身後。

孫睿翔只覺得自己頭皮都麻了——這是何等樣的牛皮糖啊?

但一切到這裏都還沒有結束,在13圈半的賽程進入到最後三圈時,孫睿翔正打算開始最後沖刺呢,結果正要通過前面的彎道,一眨眼之間,孫睿翔只覺得自己的內道方向有一道影子忽閃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