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2/3頁)

國內的短道速滑項目起步晚,從華國第一支短道速滑國家隊組建至今,頭尾也才20年時間,在這個項目上,中國隊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運動員的傷病率卻一直不低,其中一個關鍵點就是在過去的訓練中仍舊不夠規範,運動員對熱身準備的重視度還有所欠缺。

在蔣一波和裴景低聲交談的間隙,蘇涼也認真地完成了自己的全套準備動作,在他停下動作之後,這次的體測才算真正開始。

率先開始的是對蘇涼的生理機能指標測試。

蘇涼被帶到了陸訓館的功率測定自行車旁,在報過自己的身高體重後,有助理教練上前調整好了測試參數,又跟蘇涼講解了第一項指標30秒無氧功率測試的標準流程。

這機器是這兩年速滑隊新配置的,但蘇涼倒像是對這項測試已經非常熟悉的模樣,上車之後就先進行了兩分鐘的預備動作,將自己的心率提到了150-160/分鐘的範圍,又在休息了3分多鐘後,朝教練們所在的方向一點頭,然後抓著手柄開始了30秒的全速蹬踩。

等30秒的全速蹬踩過後,在蘇涼進入放松階段時,已經有助理教練上前將蘇涼的30秒全速蹬踩數據全數記錄了下來。

這一波測試記錄了蘇涼30秒最大無氧功率和平均無氧功率,這種標準數值國家隊裏早已經有了可套用的數值模板,各個教練的評價倒也不會有什麽區別。

等無氧功率測定之後,緊跟著助理教練給蘇涼裝備上了遙測心率表,又一次把蘇涼送上了功率自行車,這一回要測定的是蘇涼的心率無氧閾。

對於這些測試,蘇涼在穿越前早已經熟悉,如果是穿越前,他甚至可以直接報出自己的大致數據範圍,只不過穿越了一回,身體年齡縮水之後,蘇涼對於自己當前的身體狀態也並不算特別了解,借著這次測試,他也正打算重新評估一下自己的身體情況。

***

在蘇涼投入地進行生理機能測試的同時,教練員們也在審視著評分表上記錄的蘇涼的前幾項測試結果評分。

“30秒平均功率的數據還不錯,不過最大無氧功率的數據看起來不算特別好。”

“心率無氧閾的測試成績還挺好,這個蘇涼的有氧耐力看起來更強一些,這麽說或許更適合中長距離的項目?”

“今天沒法兒給他做血尿素的測試,明天等血尿素的測試結果出來,看看對抗疲勞的恢復能力怎麽樣……”

在場參數蘇涼體測成績評定的教練們都已經聽說過昨天那一場蘇涼和沐遠笙的測試對抗賽了,今天測試開始前,蔣一波還將蘇涼前一天骨齡測試的結果報給了眾人——比昨天蔣一波裴景預想的年齡還小一點兒,14歲,不到15的年齡。

一個14歲的少年選手,能在和沐遠笙的500米短道速滑對抗中跑出44秒637的成績,這絕對是國內同年齡段頂尖的好成績了。

也因此,這些教練組成員們在給蘇涼測試時,心裏下意識地都默認了蘇涼擅長500米短道速滑這件事。

結果這體測的專業數據出來一看,眾人都有些懵——蘇涼在針對500米的生理特性測試中,得出的數據確實還算不錯,但是怎麽針對長距離的數據看起來好像要比短距離的數據還要好啊?!

眾教練面面相覷,然後將目光同時掃向了蔣一波——不管怎樣,人是蔣一波帶回來的,大家夥兒當然都盯著他看了。

蔣一波:……

蔣一波能說啥?

說他認識蘇涼也不超過24小時,蘇涼究竟擅長什麽距離他也不知道?

蔣一波只能悶頭記錄數據,一邊記錄,一邊又擡頭看看測試中的蘇涼——和平時冷冰冰的模樣不同,在全情投入的測試中,額角冒出的汗珠和微微濕了的頭發都讓蘇涼看起來變得更有人氣兒了些。

這一系列的體測分明都是挺耗費體能的事情,一般人做到後頭肯定覺得累得慌,但蘇涼看起來卻隱隱有些樂在其中的模樣。

在蘇涼終於將生理機能測試和運動素質測試的套餐都完成時,測試開始前那個看起來和周圍人有些疏離的少年兩手叉著腰,微微仰頭在喘氣放松,周圍的教練們看到他的模樣,也紛紛露出了和善的笑意。

雖然還有身體特征的測試需要到體測室去專門測量,但光從生理機能和運動素質的平均測試結果上來看,蘇涼的數據確實已經是他這個年齡段裏拔尖兒的水平。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蘇涼究竟更適合短距離還是長距離?

其余教練還將這個問題放在心裏,蔣一波則直接問出了口:“蘇涼,500、1000、1500,你個人更擅長哪個單項?”

正在平復呼吸的蘇涼看了眼他爹,回了句:“都還行。”

都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