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我驅(第2/3頁)

這一次陳太一因為禦靈的離去,心靈受到了影響,至少需要好一陣子才能再次重回那種開心小孩的狀態。

在心靈受到創傷的這段時間,陳太一就顯得很勤奮,把心思都放在了治理國家上面。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兩年多,澤州的百姓已經忘記了很多事情,澤州的新一代也在越國的教育下成為心系越國的棟梁之才。

越國的火車鋪設到了澤州荊州,商用的飛船也越來越多,確定了更多的商路。

陳太一和妃子們在皇宮花園休息,陳百治坐在對面匯報最近的情況。

“澤州到荊州之間多山路,山裏懸崖峭壁人跡罕至,成為不少妖怪們的巢穴,其中就有不少妖怪能夠飛起打劫過路的客商。”

“好在很多退伍的老兵以及民間義士組成了護衛隊,兒臣覺得這些很符合父皇說的雇傭兵,於是就讓他們規範起來,不論商客還是雇傭兵都要經過我們指定的營所進行登記。”

“這樣一來收了不少賦稅,二來登記好了之後也防止撕毀承諾不給錢,或者是半路上殺人越貨的事情。”

“不僅商隊那裏對此青睞有加,民間英雄也主動在朝廷治下登記。”

“兒臣深知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並未盲目在外拓建城池,幾次建城都是在商路必經之地,這樣有了人停留,城市才能穩定下來。”

陳太一看著陳百治,微笑道:“很好,澤州那邊也差不多穩定了,荊州那邊我看也不用去了,你以後就在人王城這裏主持事情,我這幾年忙來忙去,正好回去巖王城那裏潛心修煉幾年。”

“是!”陳百治激動的說道:“兒臣定不負父王所托!”

黃婉貞露出滿意的微笑,這幅家庭和諧的畫面,正是她最希望看到的場景。

陳百治很快又說道:“還有一事,澤州之前對國內僧佛進行整治,雖然這一年來放松了管控,但還是留下了不少寺廟。”

黃婉貞說道:“這些不足為慮,我看了澤州的寺廟納稅金額,不足煙花場所的百分之一,些許程度就任由他們發展吧。”

陳百治不贊同這點意見,辯解道:“並非只是澤州江州的事情,我治下許多僧佛都去了魯國。”

“魯國?”黃婉貞笑道:“魯國這些年兵荒馬亂,災禍不斷,魯國鼎的氣運都被魯王和一群修道士占用,民間別說是修仙,就是吃飽飯都難。”

陳百治說道:“正是如此,現在魯國起義不斷,官僚腐敗,世家割據,民間許多人都在水深火熱之中,那些和尚在魯國一呼百應。”

“又因為之前這些不同地方的和尚都被趕到了一起,互相之間爭鬥相容,現在統合成了一股勢力,也自占了一處地盤,覆蓋十多個縣城,傳聞有信徒四百余萬。”

葵文姬皺起了眉頭,“這群害人的和尚,到哪裏都不肯安生。”

陳太一覺得很好理解,現在只要取得國鼎之氣就能修仙變強,民間世家對於皇權的敬畏已經沒有那麽強了。

畢竟陳太一之前也就是一個城主罷了……

越王的例子擺在這裏,其余世家要說沒有野心,是不可能的。

魯國的佛教,肯定有許多魯國人的支持。

有普通民眾,有窮人,也有世家子弟和朝堂之人。

無數歷史告訴陳太一,最穩定和快捷的刷功勞辦法就是……養寇自重。

刷掉一夥賊寇,功勞也就那回事了。

但是樹立一個敵人,不斷和朝廷要錢要權,那就是細水長流了。

控制不住,那也是其余人的事情,反正自己刷夠了就行。

陳太一很懂,因為越國這裏就是這樣。

很多人為了獲得越國鼎的氣運,和陳太一就是生死仇敵一樣鬥智鬥勇,敢把腦袋別在胃裏去做極有野心,但沒有腦子的事情。

“呂爭先這兩年來就殺敵無數,殺得都是衛國人。”陳太一無所謂的說道:“衛國一方面忌憚這人,一方面又需要他的勇武,當斷不斷,讓這莽夫壯大了勢力。”

葵文姬說道:“有我們占據著荊州,衛國那裏就不會輕易殺掉呂爭先,但若是我們和衛國那邊聯合起來的話,未嘗沒有辦法除掉此人。”

黃婉貞不贊同,“衛國不僅防備著我們,也防備著周國,周國現在已經要對魯國和衛國動手了。”

“一旦衛國守不住,那周國大軍就會南下荊州。”

“魯國要是亡了,周國大軍就會南下兵臨人王城。”

陳太一這兩年來也掌握了不少情報消息,知道衛國和魯國都有些投降的意思了。

不是當大王的要投降,是下面軍將和貴族們要投降。

正在談論事情的時候,葵美雲快步走過來。

幾人看向葵美雲。

葵美雲來到陳太一身前,恭敬說道:“大王,衛王在國內下達了屠佛令,對境內僧佛見之即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