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終章-天翻地覆四十年(第4/5頁)

張賢景滿意了,他點著頭再次笑道:“果是國家勇士,某修書一封,爾等到了定遠,只要好好幹,不怕沒有爵位。”

合該這捕頭該糟,來的途中張賢景就受到錦衣親衛的提報,這捕頭多有欺壓鄉民的舉動。

雖然都不是什麽大錯,但架不住犯的多啊,張賢景正想回去就讓地方上法辦他呢,正巧就撞上門來了。

“不過四郎君,韋應彪也打了某妻弟,聖人常教導我等要秉公執法,今日也不可偏私也。”姐夫捕頭還是個懂法律的。

不過,韋應彪噗嗤一聲就笑了出來,“好叫捕頭官人知曉,某家就在定遠,根本不用發配。

至於脊仗,某有二十九階中衛郎的階官,乃是橫班副使,按律可以出錢贖免。”

姐夫捕頭的頭垂了下去,再無半點話。

韋父此時興奮了起來,就在遠處一聲聲的呼喚著韋應彪。

中衛郎啊!在軍,內可為親、禁都虞侯,外可為衛所軍指揮使,外放就是府州的兵馬督監,由不得他不興奮。

只不過,韋應彪這個屬於橫班副使的二十九階中衛郎是在極西五省獲得的,不能轉回內地。

是作為在夏君夷民的藩國中攢資歷和品級用的,對應起來大約等於一個大號君男或者大王三衛的副指揮使。

韋應彪沒有馬上過去父親那邊,而是看著張賢景說道:“四郎君,臣以為,為了杜絕此等事體再發生,或可請官府於西征健兒門楣上刻字以記,誇耀其夏君夷民的功勛。

若是欺壓、毆打西征健兒家屬,官府應予以重懲。”

張賢景第三次大笑了起來,韋應彪的提議雖然粗糙,但未必沒有執行的可能。

他這次西征,打開了眼界,知道了往西去的空間是有多麽的大,他自然也願意為向西的夏君夷民多做一些保障。

“韋卿不愧是即將成為鄭藩郡馬的大才,果然有見地,吾會好好考慮的,你現在先回家和耶娘相聚吧。”

數日後,乾縣新陽巡檢司的鄉民們才知道,原來韋家的老七韋應彪被鄭國大王白從信看中,許了婚約,這次回來就是和父母商議的。

婚姻大事承父母之命嘛。

如果韋父不反對的話,韋應彪就會在神都的昭武學士府學習兩年,然後回到河中,去與鄭國大王白從信的第六女,鄭藩白河郡主完婚,以後至少也是個君子甚至方伯的前程了。

一個農家少年,西去三年,不但能晉爵方伯,還能娶得王室的郡主,這對整個乾縣,甚至是關中和全天下,都造成了巨大的轟動,使得往西去建功立業,更受所有人歡迎。

一個月後,張賢景率部分西征軍回到了神都洛陽,張鉊親自出城迎接,為張賢景和將士們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儀式,並當場晉封張賢景為涼王。

這是張周國內的第一個親王爵,意義非比尋常。

儀式的高潮,是大食哈裏發穆提親自在慶功宴上的蹈舞,為他伴奏的,則是肥嘟嘟對生活極度滿意的吐蕃最後一任贊普,赤旺徐贊。

至此,昔日與大唐並稱的兩大帝國-吐蕃和大食,他們一起在這片曾孕育出漢唐,而今又孕育出了張周這種強大帝國的土地上,奏樂蹈舞著。

……

五年後,乾元十三年,公元972年,歷史上的北宋趙匡胤開寶五年,泰山之巔。

我張聖人又老了五歲,今年正好六十歲,須發已經開始灰白,身形也不如以往挺直。

雖然身體並沒有什麽大毛病,但精力和體力,都不如以前了。

在他身邊,曹三娘子延鼐已經六十八歲,原本絕美的嬰兒肥臉上甚至開始起了小塊老年斑。

就連比張鉊小六歲的皇後曹延禧,都已經變成一個老婦人了。

特別是曹三娘子,年前就開始不停生病,若不是看到張鉊泰山封禪乃是她最後的願望,以及可以見到兒子慕容信長,能不能撐到現在,都還是未知。

不過皇太子涼王張賢景還很年輕,今年不過二十九歲,而且他好像也已經習慣了皇太子的身份,看起來挺沉穩的,沒有急著上位。

張鉊立於泰山之巔,回首往昔,後世的摩天大樓、電腦電燈在他腦海裏已經非常模糊了,但他穿越來幹了什麽,卻記得清清楚楚。

四十年了啊!自從他932年西行於闐,至今已經四十年了。

這四十年中,張鉊擊敗了無數的強敵。

喀喇汗國的薩克圖汗、薩曼波斯的納斯爾二世、天竺夏希的摩達波羅王,天竺巴利哈爾國王克裏希拉二世。

甘州回鶻可汗藥羅葛·仁裕、定難軍節度使李彝殷、高昌回鶻可汗頡利毗加。

好哥哥契丹主耶律德光、阻蔔大王咄撒葛、妄圖最後反撲的斷腕太後述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