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聖人你嘛時候金甌無缺啊(第2/4頁)

甚至到了現在,廣州的南漢宮殿中,已經富到能夠把珍珠放在宮殿假河中裝扮點綴了。

不過此時,昌華宮中的劉晟沒有心情去欣賞宮內的珍珠假河,因為他被張鉊命令他出兵協助攻打靜海軍的詔令,給搞的快要崩潰了。

這就是陽謀!

如今連兩漢時控制的南中都已經被收復,按照劉晟的理論,他算是臣服的藩屬,那麽天下金甌無缺,確實就只剩下靜海軍了,朝廷有足夠的理由去攻打。

當然,也有足夠的理由調南漢軍助戰,別說他自認藩屬,就是西漢時期的南越國,也要在某些程度上聽從朝廷詔令的。

最後,還是劉晟最倚仗的宦官將軍潘崇徹,給他出了個注意。

潘崇徹讓劉晟上書給張鉊,稱靜海軍吳家聽聞中原有聖主出,新朝立,也願意如同南漢這樣聽從朝廷命令。

……

此時的靜海軍怎麽說呢,那是相當的混亂。

當年吳權把南漢幹翻後就自立為王,不過他只當了五年的大王就去世。

去世前諸子都還小,於是吳權讓長子吳昌岌繼位,並將他托付給大舅子楊三哥,希望楊三哥能好好輔助吳昌岌。

楊三哥真名已經不可考,因為哥這個詞,在唐時是對近親年長男性的尊稱不是名字。

楊三哥挪到中原來說,大約等於呂不韋當過的仲父這麽一個概念。

只不過楊三哥這個仲父可比呂不韋狠多了,吳昌岌的大王沒當到半年,楊三哥就直接暴起篡位,吳昌岌只能在親信掩護下出逃。

此後楊三哥正式稱平王,當了大約五年的大王,可還沒過出點滋味呢,就被吳權的二兒子吳昌文聯絡下面的牙兵牙將給推翻了。

吳昌文推翻楊三哥後,把流亡在鄉間的兄長吳昌岌給接了回來,至此開始了一段更奇葩的兩兄弟執政。

本來呢,吳昌文是庶子,威望不高,他把已經逃到民間的兄長吳昌岌給接了回來,本意是想吳昌岌能有點逼數,乖乖當一個傀儡。

在吳昌文想來,吳昌岌已經被楊三哥逼得躲到民間‘吃土’了,現在回來雖然是當傀儡,但山珍海味都有,應該滿足了。

但偏偏吳昌岌不滿足,更沒有一點逼數,吳昌岌一回到古螺(河內古稱之一),立刻開始自稱大王,還將自己的稱號定為天策王。

這哪是沒逼數啊!這簡直就是要上天。

吳昌岌是嫡長子,是被楊三哥趕下台的,手裏也沒多少權,人也是被弟弟吳昌文救回來的。

對於這種局面,吳昌岌把小腦瓜一拍,用他見識不多的豬腦子使勁想了想,突然發現此時這場面,很像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啊!

自己的生命有點危險啊,這該怎麽辦呢?

刹那之間,不知道吳昌岌的腦袋跟什麽搭上線了,他突然想到,既然自己很像是要被弟弟李世民幹掉的李建成,那幹脆……

不如我自稱天策王。

這樣一來,我就是李世民,不是那個被殺的兄長李建成了。

這叫什麽,這叫搶先占領高地。

吳昌文看見兄長這麽幹,人都麻了,苦思冥想之下,他也想到了一個妙計。

你把天策這兩個字拿出來給自己疊甲是吧,老子倒要看看,是誰更會疊甲。

於是經過苦思冥想,吳昌文靈機一動,自稱南晉王。

嘿嘿!你不是自稱天策王嘛,老子幹脆稱南晉王,這李唐是從晉陽起兵的,天策府再大,那能大的過起家的晉陽?

而下面的牙將看著這兩兄弟開始打擂台,頓時就高興壞了,他們一會支持吳昌岌,一會支持吳昌文,很快就把吳權和楊三哥積累下的家產給騙走了大半。

且被騙走的不單單是錢貨,還有鎮守各地的名義,這些牙將和當地大族,很快就在一通黑吃黑中形成了十個比較大的勢力,安南人稱十使君。

這十使君加上吳昌岌、吳昌文兄弟,就在整個安南開始了大亂鬥。

一直鬥到去年年底,估計是老天都看不過去了,沒逼數的吳昌岌突生惡疾暴斃,吳昌文趁機兼並了他的勢力,這才消停了一點點。

其實這都還不是最終版本,最終版本是在十一年後的965年,吳昌文帶領千余士兵出城剿滅賊寇,結果堂堂大王,竟然在一個村口被數百賊寇伏擊打死。

這樣一來,吳家勢力徹底衰微,吳昌文的牙將杜景碩、楊吉利擺脫吳氏獨立,也自稱使君。

最終版本,史稱安南十二使君的大亂鬥,終於形成。

不過這個時候嘛,吳昌岌剛剛暴斃不久,吳昌文一統吳氏勢力,正是志得意滿欲,要消滅已經壯大的十使君之時。

但他不知道中原早已劇變,還是按照老習慣,派其弟吳昌浚到興王府求見劉晟,意圖用臣服南漢來換取外部環境安穩,以及從南漢騙取一些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