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朕即天可汗(第3/4頁)

相反,如果是最高貴的狼王忤逆了無上天,那麽他馬上就會變成人人喊打的,最低賤的野狗。

無上天的十二萬戶中有蔑兒乞萬戶,那麽蔑兒乞人不管如何被打擊,仍然還能成為草原上的強大部族之一,我們只不過是在遵循無上天的意志而已。”

……

奉恩館,位於承德府西北,摸鬥嶺下,灤河邊。

從草原上來的各部首領,絕大部分都是從這裏進入承德府的。

因為在茫茫的草原上,灤河就是最明顯的向導,只要跟著河流走,就一定能走到承德府。

奉恩館的建立,就是為了迎接這些自草原上來的部族首領,他們到了這裏之後,不但要在禮部官員的安排下沐浴凈身,還要學習各種宮廷禮節。

張鉊故意把禮節搞得有些繁瑣,反復折磨著這些粗鄙草原貴族的耐心。

但凡有誰忍受不了這樣的繁瑣禮節跑了,那麽他的部族,就可以交給別人了。

……

紹明四年,四月十八,良辰吉時,隨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出現在遠處的天邊,一個身穿銀白色飛魚服的錦衣校尉,爬上了高高的瞭望塔。

他手裏拿著一面銀白色的旗幟,當他在瞭望塔上左右揮動旗幟的時候,瞭望塔上的三個號手,嗚嗚吹響了手裏的牛角號角。

一個,兩個,三個,臨近的瞭望塔,接二連三的吹響了號角,接著軍中的大鼓也開始敲響。

鼓聲中,太常寺所屬的鼓樂師於營帳個個角落,奏響了《朝四海八荒聖神天子樂》。

這是張鉊在恢復唐中期失去了太常寺以及雅樂傳統以來,太常寺收攬天下樂師,做出的拍馬屁集大成者鼓樂。

來自草原的各部首領,是按照十二色帳篷居住的,對應的是張鉊的草原十二萬戶。

他們早在奉恩館中聽這種鼓樂聽的耳朵都出繭子了,當然也知道這種樂曲響起的時候,自己該幹什麽。

當即,這些各部首領慌忙穿上了皇帝賜予他們的袍服,在對應的旗幟下,率領麾下侍衛走出營帳區,往歸義泊邊的鄉射場所馳去。

張鉊端坐於他的天子六駕之上,車架之前,三十位六法宗大德以上的高僧,手持法器誦經導引。

車駕緩緩從草原、松漠諸部首領面前經過,他們紛紛口念佛號,拜伏在地上。

在張鉊的車駕背後,是瞿七郎瞿延慶親自率領的左羽林衛風火突騎營為護衛。

左羽林衛的烈烈大旗下,三百著布面鐵甲但馬不披甲的驍騎兵,橫持馬槊肅然隨行。

他們手中的馬槊,幾乎都是祖傳的精品,長一丈有余,可刺可錘,既堅固又充滿韌性,遠不是尋常的馬刀和草原上騎兵所持劣質槍錘能比。

胯下也都是頂尖的河西天馬,肩高均超過五尺三寸,草原上的馬兒跟它們比起來,都跟驢子差不多矮小。

除了這三百驍騎兵以外,還有風火突騎營的兩百身穿無護膊鎖子甲,戴著復式鐵胄,手持硬弓,馬側掛著馬刀的驃騎兵。

他們的鎖子甲外,罩著一件用錦緞制成的罩衣,看起來既富貴又強健,騎士們神采飛揚,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味道。

而在他們後面,是李昭遠率領的憾山都三百具裝甲騎,李昭遠是小姨媽李若柳的親侄子,父親是張周第一代具裝甲騎將李若泰。

這三百具裝甲騎人馬俱甲,戰馬和人都包裹在了厚厚的甲葉中,只露出了一對眼睛,胯下的戰馬不但肩高五尺以上,馬腿更是比碗口還粗,且十分修長。

草原上會相馬的人不少,他們一眼就看出,這樣的戰馬不但負重能力非常強大,沖刺的速度,不,應該說是瞬間的爆發速度,也一定快到可怕。

這八百騎一出來,剛才嗡嗡嗡的草原部族諸首領,立刻就安靜的像被人下了啞藥一樣。

當三百驍騎兵出來的時候,漠北燕然山和狼居胥山諸部的首領閉上了嘴巴,因為這種人披甲馬不披甲的驍騎兵,天然就是他們的克星。

這些部族因為略微靠近漢地,還是能擁有一些少量甲士的,但完全不能跟大周的這種驍騎兵相比。

特別是這些驍騎兵還擁有雄健的戰馬和精良的馬槊,一旦對陣,十個草原勇士能打倒一個驍騎兵,都要算戰鬥力不錯了。

而當兩百身穿鎖子甲或者環鎖鎧的驃騎兵出來的時候,狼居胥山以北到北海、捕魚兒海的部族首領,齊齊驚恐的低下了頭。

驍騎兵他們不怕,因為這樣的鐵甲騎兵,很難到達狼居胥山以北的苦寒之地。

就算勉強到達,他們也可以從容退走,光靠躲避,就能把這些鐵甲騎兵耗走。

但是這些驃騎兵就不一樣了,他們甲胄不過十幾斤,對戰馬的負擔較小,而且他們更擅長用弓箭和馬刀作戰。